當前大眾對創新有非常高的熱情,這與國家政策的鼓勵與支持是分不開的,只有創新才能解決經濟下滑所面臨的問題,將經濟發展與創新能力相融合,才會促進經濟的強勁發展,在《鴻觀》的一期節目中,講到了創新需要有的幾個重要方面。
一、穿越式聯想
我們都知道只有不斷地聯想,才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生的事物,才可以有效地將不同的事情聯結起來,同時將工作做的更好,而要有新的東西出現,就需要有新的思維。將不同的知識或事物聯結起來,才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生事物,而這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如何培養這樣的思維方式,需要有一個有效的思考,通過不斷的思考,可以將不同的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培養穿越式的聯想能力,需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將不同學科的聯系發掘出來,雜交出一個新的物種。
這種思維方式的出現,就需要我們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只有將這些知識面進行聯結,才可以有效地將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在學習的時候就不能將個人局限在有限的空間內,或者不能只在個人所學的學科內進行思維,將不同的學科知識聯結,需要的是能夠從更加寬廣的角度去進行有效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才可以不斷地升級個人的能力。
以Ebay的創造為例,他的創造者當時就是將不同的事情進行組合,并進行有效的創造。當時他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在互聯網上實行交易,而且能夠在網上進行物品的交易,同時他的太太比較喜歡收集一種糖果盒,所以他將這些不同方面的需求進行組織,就構成了ebay所有的交易模式,而通過這種交易模式,不僅可以實現在網上的金錢交易,同時也能夠達到物品的交易。
同樣以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為例,當時他在大學時學了一門書法,之后又去印度進行靈修,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沉思,默想,而之后創造蘋果的產品也是直接獲得了巨大成功,因為他使用了一些個人之前所學到的東西,將書法應用到相關的產品中去,同時所創造的產品能夠直指人心,所以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
二、正確的提問
初看起來好像是非常簡單的,提出問題是誰都會的,但是如果細想一下,在我們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有多少時間自己是在提出問題的,更多時候我們是在回答問題,考試的過程就是回答問題的過程,而當下的教育也造成了我們更喜歡去回答問題。而正確的提出問題,提出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是需要認真地思考。提出具體的問題,不僅會使問題容易解答,而且也會引起他人的興趣。
正確的提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也是可以訓練的,每天可以花一些時間,對同一個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提問,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找出真正的好問題,經過一定的訓練,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答問題,面對現實,提出一個好問題就等于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三、非常仔細的觀察,發現問題
只有非常仔細的觀察,才能夠發現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引發有效的思考,進而通過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
學習可以提升提問的質量,當下教育中非常缺乏這種能力。非常仔細的觀察,不僅需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耐性,在觀察一個事物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認識其與其他事物的不同,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不同事務之間所存在的差別,而在差異中才可以有效地找到問題所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讓自己去發現更多的問題,這個過程會引起個人更多的思考,通過這種的方式能夠讓自己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不放過觀察中出現的任務疑問,同時能夠有效地將不同的事實聯系起來,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所看到現實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如果出現與個人之前所設想的不同的情況,就要去問為什么,在回答為什么的過程中能夠讓自己有效地去發現問題。
四、不斷地動手實踐
人們常說:實踐出真知。
動手實踐的能力也是當下教育中不足的地方,我們的學習太過于重視理論,而沒有將實踐有效地融合起來。要更正這樣的學習方式,必須進行相關實踐的鍛煉,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可以更好地學習,其實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習理論知識,更多的是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如果只重視一個方面,而不重視另一方面,就會導致出現眼高手低的情形。
星巴克咖啡的創始人,在咖啡廳的布置時,通過不斷地動手操作,然后布置出比較滿意的設置,不僅能夠提升房間的檔次,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同樣個人在實踐過程中也會發現所存在的問題,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有效的綜合,可以發現事物間的不同,而且可以有效地將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就可以提高個人的動手能力,在動手能力提高后,又可以增強動手的欲望,這樣就可以不斷地讓能力得到提升。
五、社交
與不同學科,不同能力的人交流,可以有效地將不同人的思想有效的進行聯結,從而綜合不同人之間的思想,達到創造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的將不同思維方式進行綜合是一個重要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思維火花的碰撞可以有效地增加創造的可能性。
后面的“二、三、四、五”都是為“一”服務的,而要達到穿越式的聯想,需要有寬廣的知識面,有洞察事物之間深層聯系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將不同的能力進行深化,如何在遠距離上聯系不同學科,是需要不斷去實踐去思考的。從當下就開始學習與訓練,從思維方式上進行轉變,深化知識間的聯結,最終達到創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