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初中時的語文老師是個教學很有方法的人兒,初中三年的寫作訓練是漸進而行的。初一時,重在語言表達的積累,每人每天都必須積累一條成語、一句名言、幾段優美而又富含哲理的段落。而當時的小編和身邊的同學們基本上,第三項內容的來源都是《給心靈洗個澡》、《15歲的你應該懂的道理》······諸如此類的“雞湯文”。真的可以說是當年“雞湯文”的澆灌讓我知道了很多淺顯的人生哲學!不過,”雞湯文“自身也存在著諸多的弊病,如,知識存在謬誤、陳詞濫調等等。2014年4月在網絡刮起一陣“反雞湯文”的熱潮,近些年,隨著自媒體的深入發展,”毒雞湯“也漸漸蔓延在大家的社交體系中。那么,心靈雞湯有還是沒有營養?
STEP 1
"心靈雞湯"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在小編看來,它有一下幾個特征:有一定的知識、智慧和情感;語句表達簡單淺顯、可能無需仔細動腦即可大快朵頤;有一定的引導激勵作用、但很難轉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這里的“心靈雞湯”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包含此類文學體裁內的所有內容。所謂“營養”,本義上,是有助于發展的滋養物;這里大致指的是,有利于人們成長的滋養物。而我們的1斷標準就在于,心靈雞湯是有利于人們成長的滋養物。
STEP 2
a.從“心靈雞湯”的內核上來說,它是諸多類文學形態的變形,什么史學經典、文化專著、當然有一些頗受爭議的“成功學“內容,所以,它的內容極為豐富,于此基礎上,又有著一定哲理性引導。
艱深的人生哲學如同濃縮果汁,雖然醇厚,卻不適合直接飲用,通過不同比例的勾兌,讓不同階層的人能夠雨露均沾,感受到哲學對于生活的指引。沉寂的經典與專著,在時代性與世俗化的影響之下,內涵的深刻性雖然受到了減損,但其傳播價值的范圍與使用面積得到了極大的增加。佛家的菩提樹之解,面對不同的人,本就應該有著不同的解答。六祖慧能的確修行精深,無法參透的我們效仿神秀禪師潛心修行,又未嘗不可呢?
b.從人的角度上,人作為一種能夠反復思考、不斷改正謬誤、從”自我”追求到“超我”境地的物種,有著不同于其他物種的特點。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有著各自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面對不同的人群,由于其知識水平、社會層面的不同,在精神層面上所需求的指引的種類程度也各不相同,短篇福、碎片化的段子,正滿足了大眾快速閱讀、體悟的需要。心靈雞湯,讓不同的人各取所需,得到廣泛的傳播。不同的人,精神世界千差萬別,智慧超群者,可以領悟一切;智慧尋常者,尋求不二法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