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婉茹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你看到了剛被收拾完的家,又一次變得亂糟糟的,心里的怒火頓時涌上心頭,你沖著孩子大吼,趕緊給我收拾了。孩子被嚇哭了,哇哇大叫,這會你更惱火了,恨不得抄起雞毛撣子將他打一頓。
盡管,你再三教育孩子,要把玩具收拾起來,可是每一回,孩子都依然如此。你不禁大吐苦水,這孩子真不聽話。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有時候,我也會常常因為孩子怎么教育都不聽而煩惱。其實,我們也明白說教、打罵,甚至恐嚇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有弊端的,它會使孩子產生羞恥心和負罪感,從而帶來焦慮、自卑等不良的負面情緒,那么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可以代替呢?
《優勢教養》這本書或許能讓你找到答案,它以正面積極引導的方式,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挖掘優勢,激發潛能,樹立信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本書的作者莉·沃特斯是國際公認的積極心理學領域專家,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積極心理學中心的創始人,TED演講嘉賓。
小時候,沃特斯曾經也有過一段痛苦的家庭生活經歷,因此她暗暗發誓長大后要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幫助自己和更多的人擺脫家庭的束縛,成為更好的自己。盡管,沃特斯非常努力,成績十分優異,并取得了心理學博士學位,但她依舊沒有辦法擺脫自己內心的傷痛,直到她遇到了積極心理學,她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并重新開始改變自我。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但一味把目光聚集在自己的不足之處,人生就會充滿黑暗。如果能夠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勢,并盡情綻放他身上的閃光點,他就會充滿樂觀和自信,不斷進取,開創一片屬于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正是出于這樣的理念,沃特斯將積極心理學的教育方式運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并希望能夠把自己所有的經驗和方法帶給更多的父母。因此沃特斯撰寫《優勢教養》這本書,意在幫助各位父母發現孩子的優勢,培養他們的技能和天賦,讓他們不畏逆境和挫折,積極進取,勇往直前。
1. 如何發現孩子的優勢
優勢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表現優勢,比如會畫畫、寫作、演奏樂器等各種技能,另一種是性格優勢,比如善良,認真,熱情,勇敢等各種優秀的品質。表現優勢幫助我們在社會上立足,而性格優勢能夠使我們獲得更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更美好的生活。
但是為什么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看哪都不順眼,別人家的孩子哪哪都好,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錯誤的思維模式所致。
比如投射。人們很容易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而忽略缺點,因此當自己的缺陷出現在孩子身上時,我們會覺得完全不可忍受而想要糾正其錯誤。
比如,孩子總是喜歡把玩具亂扔,事實上,我們自身可能也不擅長收拾,因此當孩子的這一行為出現時,我們會不斷批評和指責,從而忽略了孩子本身也有很多的優點和長處。
又比如二元次思維,它可以理解為不是對的,就是錯的。這樣的思維模式,讓我們看不到孩子身上可能出現的閃光點。
比如,孩子對算數很感興趣,可是跟別的孩子比起來,大多數時候他得分都不算太高。這是如果我們貿然的下定論,孩子在數學方面根本沒有特長,那么就錯失了培養孩子優勢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孩子在這一方面濃厚的興趣,并不斷鼓勵和培養,等到將來,他一定能大放光彩。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糾正自己錯誤的思維認知模式,重新發現孩子身上的優勢。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有時孩子的無理取鬧,會讓人生氣,此時我們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包圍,而無法正確辨認事實。那么,我們應該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在這個事件中,孩子能夠表現出什么樣的優勢,然后幫助孩子有意識的培養這一技能。
比如,孩子因為爭奪玩具和別人打架了,如果僅僅告訴孩子不要打了,孩子并沒有意識到該如何正確處理沖突。如果你能啟發性的問問孩子,為什么你不想辦法和大家一塊玩呢。那么,下次他再碰到類似的情況時,他就能自然的應對了。
2. 如何培養孩子的優勢
孩子的優勢可以分為兩種:核心優勢、成長型優勢。
核心優勢非常明顯,它在孩子身上顯而易見。而我們更加要培養的是成長型優勢。成長型優勢指的是,在孩子身上可能有顯現,但還不是很明顯的優勢。但這正是我們需要挖掘和培養的關鍵所在。
沃特斯在書中提到了一個優勢發展公式,她認為優勢的發展需要能力,以及為提高能力而做出的不斷努力。因為孩子身上那可能散發光輝的優勢,我們給予環境,給予機會,使之不斷發展,在同等的時間里,它能讓孩子比別的孩子發揮更大的成就。
心理學家把它稱之為“相乘效應”,這也就是說,比起總是糾正孩子的錯誤,發揮他們的優勢會讓孩子表現得更好。
另外,由于大腦發展的每一階段是不一樣的,因此培養優勢的方向性也略有差異。
在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大腦飛速發展,如果我們能傾注更多的心血,這時候成長型優勢會大量涌現,這會有利于他今后的人生成長。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大腦的控制優勢的領域外形不再發生變化,但它的容量和密度卻在不斷改變。這時候是孩子學本領的好時期,某些表現優勢就會顯現,比如比其他孩子更喜歡看書、寫作,對某一樂器尤其感興趣等等。
因此在這個時期,我們要發現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技能,并不斷培養,充分發揮孩子的天賦,提高能力。
在青春期,大腦控制優勢的領域內部會發生重組。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可能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時,父母要做的是為孩子創造提高技能水平的機會。比如參加演講小組、滑雪訓練營、志愿者支隊等等,幫助孩子進一步發揮優勢。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如何將孩子的劣勢通過注意力轉移到優勢上。
打個比方,孩子吃飯很慢,如果我們一味催促孩子快點吃,可能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孩子注意力的時間很短,可能前一秒你一說,下一秒他就忘記了。這時,你不妨告訴孩子,讓我們來做個游戲,看看誰吃飯更好更快更專注呢?
這樣一來,孩子可能就來了興趣,把注意點轉移到了吃飯這件事上。如果孩子能夠在某件事上聚集專注力,就更能激發優勢,發揮潛能。
3. 如何將優勢教養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盡管我們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有時的疏忽,很可能會讓孩子形成負面的認知,消極的態度,從而錯失優勢的發展。
這種失誤很大程度體現在溝通方式上。我們總認為自己做的還不錯,或者認為是正確的,但事實上在孩子看來,這種方式,深深傷害了他的心靈。比如最近的電影《狗十三》引發了很多人的回憶。故事中的主人公李玩在丟失了自己的狗之后,極其心痛,但大人們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最終女孩學會了沉默和忍受。
女孩的故事讓人心疼,但也在告訴我們要關注孩子的內心,并用合理的方式,與孩子溝通,表達我們的愛意,并幫助他們發揮優勢。
比如,我們要學會如何正確表揚孩子的方式。一般當孩子取得了某個成就或某一行為得到認可時,我們通常的反應是你太棒了。當然這樣的言語方式表達了我們的愛意,但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作用。沃特斯指出表揚深層次的作用是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不僅要表揚孩子,更要指出他正確的行為和優秀的特點。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更好的說明問題。比如孩子這段時間學習非常勤奮,在某次模考中成績進步顯著。這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看,多虧你這段時間專注學習,以及不斷練習習題,因此取得了好成績,進步很大,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不僅僅是表揚了孩子,還肯定了他這段時間的行為。由于他這段時間的努力學習,以及練習習題,因此進步顯著。這就告訴了孩子一個信息,不斷的練習和堅持,能夠讓自己更快的進步。因此孩子就會充滿更多的信心,并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當然對于缺點,我們要正確引導,耐心解釋和指出,更多挖缺孩子身上的可能性,提高他的自信心,讓孩子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翱翔。
優勢教養的著重點就在于,以寬容積極的心態看待孩子,幫助孩子順應自然,加強身心健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在順境中更加樂觀堅強。
正如親子作家趙君瀟所說“優勢教養可以賦予父母力量,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因為它并不是嘗試修復缺陷或彌補不足,而是對每個人的優勢進行發現、引導和培養”。
當然,這種方式不僅僅局限于孩子,也適合我們自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轉變思維,擺脫負面的認知,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追求更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