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是你自己,不同于任何》這本書能夠讓人重新發現愛情的力量和美好,盡管有時戀愛談不好也會令人心碎。
作者蔡要要說“每一段流淌過內心的經歷都值得被記錄”,她自述如下:我也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我也一樣把愛視作一件如吃飯睡覺一樣的頭等大事……這本書里大部分故事,是我身邊的女孩或者是我聽到的關于一些可愛女孩的情感故事。那些故事每一則都曾經深深的打動我,讓我也許落淚,也許開懷,獲取最美麗的力量。
的確,對于年輕姑娘來說,大概最值得被記錄的內心經歷就是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情片段了。蔡要要在書里講了41個故事,在這些故事里,有的圓滿,有的遺憾,有的失望,有的祝福。但卻毫不妨礙每一個故事都具有治愈能力。
因為看書比較隨意,在這本書里讀到的第一個故事是《那天我加了他的微信》。原本非常平凡的一件事情,卻被作者的一通敘述給打動了。我想這個世界上,大概每天都會發生這種故事。
即使早就有人告誡我們不要“用手機”談戀愛、不要“跟照片"談戀愛,但有時候人們就是會控制不住地投入自己的一切精力去喜歡一個人——一個面目模糊的、只存在于社交軟件里的人。
這在外人看來可能很傻,不過沉浸其中的當事人卻很真誠地交付了自己全部的熱情。很難說這樣的”喜歡“(說”迷戀“更合適一點)有什么意義,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但是當這件事徹底結束的時候,你可能才會意識到這件事的特別之處。
也許以后我們再也不會對另一個人如此充滿好奇;也許我們會覺得自己精力用錯了地方,轉而將目光投向更值得關注的人或事情上去。誰知道呢,反正人生的每段經歷自有它的意義。
《長出根莖》、《我成了一個廢物》講了另一類女孩的內心經歷。由于甜蜜愛情和男朋友的存在,有些可愛的女孩子便將全部的自我交付給了對方。在男友面前,全然失去了個人的喜好和基本判斷力之后,女孩子終于感覺到了自己的某些不對勁。
力氣、膽子變小了都是小事,值得注意的是——她精神和心智的退化:平時熟悉的路不認識了、出門穿什么衣服都要受他的意見影響和左右、工作能力下降……這些就很可怕了。
所謂的愛情廢柴嘛,那感覺肯定超級不好啦。有的時候,我們必須承認,導致我們變弱和慣于依附”他們“的根源并不在于男生的強求、大男子主義什么的,關鍵還是女孩子個人的追求。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立資本,并不一定導致”失去愛情“這個后果。
至于那些明確要求我們放棄自己的熱愛和堅持,而去順遂他們心意的愛人,我們反而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該主動拋棄這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