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當你反對父母對你人生的安排,或是反駁某個親戚的錯誤觀念時,一大票人跳出來指著你的鼻子:做人不能忘本!
先來說一下什么是“本”。
飲水思源、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認祖歸宗——這樣的詞語能裝一火車。歌里唱著,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這就是有些人所認為的“本”——生命的出處。父母就是我們的本,家庭就是我們的根。作為子女,對父母要無條件順從,“百善孝為先”,“父母在,不遠行”。反正做人不能忘本,家庭生活當一父母為重那就對了。
然而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人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本質——成長。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進化到今天只不過是偶然事件,并不是神的授命,也不是歷史必然。父母之所以成為父母,也不過是概率發生而已,更有許多甚至是意外事件。父母撫養孩子長大,恩重如山;父母年邁,子女贍養,義不容辭。但是,人與人之間維系感情的基礎不是血緣,而是愛。
很遺憾,任何人都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如果運氣好,生在父母有愛的家庭,從小不缺愛,應該是莫大的幸運了吧。環境對于個體的成長有著不可逆轉的塑造作用,在充滿愛意的關懷中長大,個人的性格、心理都要健康得多。如果不幸生在父母刻薄的家庭,從小在辱罵、暴力的環境中長大,難免會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說,雖然人類整體進化到生物最頂端,但個人在剛出生時和其她動物并沒有太大區別,每個人的心智成長都要從零開始,只有不斷學習,正確思考,才意味著真正進化成人。而大多數人不努力,拒絕學習、拒絕成長,他們根本沒有進化成真正意義上的人,比猴子好不了多少。
人之本質,更重要的是進步、成長,血緣之本與個人本質是可以共生共長的。個人成長進步、孝敬父母并沒有什么沖突。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戚總是會以他們的觀念來干預,拼了命的把你往她們的生活軌跡里拽。
作為女性更是明顯,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扭曲觀念真是數不勝數。從小父母親人就告訴你,這樣做不到那樣不能說,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要做個乖娃娃。小時候會唱歌跳舞,親戚們總是會說,來來來,跳一個看看,唱一首聽聽。要考大學了,大多數父母會說,女孩子用不著太有能力,也不用去那么遠讀書,讀個省內差不多的學校,畢業回來,在父母身邊找個差不多的穩定工作就差不多了。如果沒有讀大學,那就悲慘了,在二十歲上下,親戚們會對你的婚事著急的不得了,平時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會為你的對象操心,幫忙張羅介紹。等到談婚論嫁,親戚們又說程序要怎樣怎樣,要多少彩禮——等到結了婚,你就沿著父輩們的軌跡,雞飛狗跳地生活。
這樣的“本”我不但要忘,還要忘得徹徹底底!以愛、親情的名義道德綁架通通是無恥行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是誰的附屬品,致力于自己的成長,成為優秀的、獨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不忘所謂的“本”,恐怕人類也不會成為人類,至今還在森林里上竄下跳呢!
親情綁架吃屎去吧,尤其那些不相干的親戚,能滾多遠滾多遠,你蠢你的,別礙著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