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便早知道,媽媽看了再也不擔心了

這兩日看寶媽群里提了很多的問題,寶媽們心細如發,每一次的詢問都帶著對寶寶濃濃的愛意,感動這些寶媽們對育兒知識的探索,我也發現嬰兒的大小便是媽媽們永恒的話題!

嬰兒的大便被當成喂養成果的成績單一樣,每次解開尿布都像是一次揭榜!便便的次數、多少、顏色等……各種性狀都被新手媽媽作為判斷吃沒吃飽,消化好不好,長的好不好,健不健康的依據。如果性狀正常,那么皆大歡喜,如果異常,媽媽就會很擔心焦慮。

彭媽說:我家寶寶生下來20天了,寶寶從昨天到現在一直沒有大小便,這樣正常嗎?

小包媽媽說:寶寶出生30天了,今天寶寶的大便顏色是綠色的,還有些吐奶,是什么原因啊?

蛋蛋媽問:我家寶寶今天大便6次,像蛋花湯一樣,還有一些奶白塊,怎么回事啊?

1

那就先讓我們聊聊正常的大便吧

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剛生下來的寶寶,出生后6~12小時會拉出墨綠色胎便。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分泌物等組成。

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待排凈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時的大便呈黃綠色。多數新生兒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現這一階段,然后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

母乳喂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母乳喂養的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天2~5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擔憂。

吃輔食后的大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有時會與食物顏色有關,媽媽來必為之擔心。

人工喂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大便較少,通常會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系。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細心的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新生兒的大便,了解母乳的質量,也可以得知媽媽的營養是否適當,以便調整飲食結構及科學哺乳

由于每個寶寶的喂養狀況不同,大便顏色也會各有差異。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寶寶排出金黃色,如同芥末顏色的糞便,形態希軟;喂嬰兒配方乳品的寶寶,排便的形狀或顏色會有很多種,從淡黃到褐綠色都有,如配方奶含鐵比較多,顏色會深得像黑色等。牛奶喂養的寶寶,大便淡黃色,均勻質硬,有臭味。所以千萬不要與其他寶寶的糞便做比較,即使是同一個寶寶,兩天之內也會排出不同顏色的大便。如果母親乳頭有裂傷出血,大便可能呈柏油樣,這都屬于正常大便。


2

現在讓我們再說說寶媽寶爸眼中異常的大便吧

首先有些母乳寶寶是不怎么拉,我們稱為攢肚!由于母乳好消化,孩子全部吸收了,殘渣極少,要積攢好久才能形成一次大便。有些2-3天拉一次,有些一周拉一次。真心佩服這些淡定的媽媽。最后拉了黃金便!絕對不是便秘!便秘拉出來的會是干硬的大便,寶寶肯定會不舒服。只要正常生長,精神狀態良好

理論上來講,母乳有輕瀉作用,純母乳寶寶不會便秘!總之,當孩子大便不是黃金便的時候,不要單憑大便就判斷孩子身體出了問題,急吼吼的各種看病、各種求解、各種折騰孩子。

引起綠便的原因很多

小月齡寶寶由于腸道短,其內細菌少,膽汁沒等轉化好就排出體外。因此,2個月以內的寶寶綠色或者黃綠色大便都是生理現象。

當受涼時腸道蠕動加快,沒等膽汁變成黃色就排出去了,出來的也是綠便。

有些寶寶吃的太快,媽媽交替乳房過于頻繁,導致寶寶只吃到了過多的前奶。前奶富含大量的乳糖,攝入乳糖量超過了寶寶腸道消化能力,太多糖分走到直腸發酵,形成綠便稀便

泡沫是糖不完全代謝的產物。有媽媽說,自己吃甜食吃多了的時候孩子明顯大便泡沫多。

奶瓣,也就是大便中的顆粒樣的東西,看起來像沒有消化的奶塊。有人說是沒有消化掉的脂肪。這種寶寶明顯就是吃到的營養比較過剩,消化不掉就排出體外了

有臭雞蛋味奶中蛋白質成分過多,消化不良導致的。(有媽媽說坐月子的時候一天吃好多雞蛋,然后寶寶會放很臭的屁屁,拉臭雞蛋味的便便。

有些寶寶的大便發亮,看起來油油的。甚至放屁就帶出點黃色油狀物。這種就是媽媽吃到的油脂過的,消化不掉。還有蛋花樣,水便分離……無從解釋。如果出現以上這些便便,或者幾種情況混合的便便。只要孩子精神狀態正常,生長狀況良好,沒有反常哭鬧,就沒有必要擔心。

有些家庭會長期給孩子服用媽咪愛等益生菌用于治療。我認為,孩子初期的生長發育各方面都在建立自己的平衡,脆弱的腸道也要建立自己穩定的菌群。益生菌母乳里面都有,量也最適合寶寶,額外補充對孩子有害而無益!

3

還有一些需要調整飲食結構的大便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喂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饑餓性大便”。只要給予足量喂養后,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酸味。這可能是由于嬰兒攝入過多的淀粉類食物,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腸道感染的可能性,那么父母就應該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大便惡臭如臭雞蛋味。這是提示孩子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輔食。還可以給孩子用點多種維生素制劑,以幫助孩子消化。

4

下面說說那些需要藥物治療或到醫院診療的大便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于腸炎、秋季腹瀉等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粘液,有時呈豆腐渣樣。這可能是霉菌性腸炎,患有霉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癥狀,需到醫院就診。

大便變稀,含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大便為淘米水樣,排便無腹痛,嬰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等癥狀。孩子患霍亂病的可能性比較大,必須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黃疸、瘙癢等癥狀。首先考慮是膽道梗阻,應該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血便。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果嬰兒腸道出血,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并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于直腸或肛門。以上狀況均需要立即到醫院診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