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我很外向,很愛說話,很愛玩,一定很享受與他人在一起吧,但其實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矛盾體,有時候我很喜歡混在人群中,有時候我又很喜歡一個人獨 處,只要有一臺電腦、一杯水,我就可以呆上一整天。
以前做HR的時候,經常要面試,找員工交流,我雖然也會去做,也經常做,同事們都很愿意找我傾訴,但下一次要去做溝通這件事的時候,我內心深處似乎會有一些小小的抵抗,這個小小的抵抗小到讓你感覺不到,只是現在回想過去那時候的狀態,真的是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說:我不喜歡主動找人溝通,我喜歡一個人呆著。
同時,我又很喜歡混在人群中,經常喜歡和同事們在一起湊熱鬧,在一起的時候,我大都會選擇傾聽,他們聊得很HIGH,我好像聽得也很HIGH,可是每次離開的時候,我會有一種輕松的感覺,也有一種落寞的感覺,仿佛和同事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的整個人、整個心都在他們身上,好像都找不到自己似的。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系,頻繁的去見客戶,起初2天感覺挺好,因為和客戶聊得挺愉快的,所以也挺享受的,但是兩周下來,我發現我每次見完客戶后就非常的疲勞,回到家一句話也不想說,累癱了似的,只想睡覺。同時我對下一次的約見又充滿了期待,會做足充分的準備,同時也會有點小緊張。
當我看到我的DISC報告上寫到:相對而言,你與外在的相處模式是慢熱型,一般只在深思熟慮、相對面面俱到后并在別人的要求下,才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你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也因為如此,你通常喜歡獨處,不會積極主動融入外在人群,會選擇不直接與人目光接觸。在與人相處過程中,你在肢體動作上,會享受熱情地與人握手或擁抱。通常而言,你臉部表情安詳放松,給人如沐春分的感受??傊?。內心而言,你是一個相對內向和富有人情的一個人,你對和諧穩定的人際關系和環境尤為重視,你是個忠誠高的人,很關注家庭生活的人。你處世淡定從容,不喜歡緊急急迫的狀態。你喜歡被人真誠的贊美與感謝。
當我看到這個報告的時候是有些糾結的,這里的每句話都說到我的心坎上了,我喜歡獨處,不會積極主動融入外在人群,可是我現在的工作似乎需要我去與客戶更多的面對面交流建立連接,我到底是選擇尊重自己的節奏還是去突破它呢?
有一天,我和我的老師探討到了這個問題。
老師問我:你為什么害怕去見客戶呢?
我說:1、我害怕見到那種很嚴肅、很高調的人,當我說一句,對方答一句,或者你說得有來有去,對方都只是淡淡的嗯一下,這讓我感覺非常有壓力;
2、我害怕我熱情洋溢的和對方在說一件事的時候,對方不能和我在同頻上,讓我覺得自己在跳單人舞;
3、我害怕當我是有困惑的時候在請求對方幫助時,我支支吾吾描述了半天,對方也不及時的提問我,或者把問題接過去,讓我又在那兒自言自語的把話說完了,等我說完好像問題搞清楚了,可是對方也仍然沒啥反應,這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小丑一樣;
老師: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我:像是在跳水臺上,我已經走到了跳水臺的邊緣,前方沒能接住我,我只能往下跳,無路可退,或者我必須得自己嫁接出去,讓自己繼續再往前走。這讓我感覺到恐懼、無助、羞愧;所以我在互動的過程中,常常說得過多,因為怕沒人接我話,而因為擔心,我有時候說 著說著就不知道說到哪里去了,這時候我又會覺得尷尬,好像自己好傻。
老師:你覺得你對談話負有全部的責任,必須得由你烘托著這個氛圍才可以,
我:是的,我確實是一直在這么做,難怪我感覺那么累,特別是遇到低能量的人,我更會把能量場撐住,這時候我就會覺得自己好疲勞。
老師:你覺得如果沒有這樣做,你就感覺自己很不好?
我:是的 ,我覺得自己很不好,因為不想讓自己覺得不好,所以我就會繼續維持這個氛圍。
老師:你怎么判斷必須得馬上接話呢?比如我們之間的談話。
我:當我說完了,你嘴巴也沒動,臉上沒啥表情,也沒準備要說話的樣子時,我就覺得我得繼續說?;蛘呶以谡務撘粋€我的困惑很無解時,你也不快快用啟發式問題引導我進入新的思考時,我就只好繼續自言自語把事情描述一下。
老師:你有沒有確認過對方不說話的時候,他在想什么?他有什么感覺?
我:沒有呢,對方不說話,我就會想是不是我講得不好,我說的事情沒那么有趣。
老師: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比如剛才你眉飛色舞的在和我描述你最近的經歷時,我是非常欣賞的看著你,我正在慢慢體會你的感受,我還沒從剛才的那段故事中走出來,我是帶著非常欣賞的心情看著你的。
所以下一次,當別人停著沒說話的時候,你或許可以這樣想一下別人,他們正在欣賞的看著你,慢慢的回味剛才說的事情,并不是覺得你不好。
你還可以試試問對方,邀請對方與你互動,比如你可以問對方:我剛才說了那么多,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感受呢?這時候對方就會把話題接過去了。
我:對哦,我只是一個人在那兒眉飛色舞的的說著,我心里是想對方怎么還不接話呀,對方這會怎么不發表點想法呢,可是我卻沒用行動、語言邀請對方來說說,我以為我心里的想法對方會知道,可是沒有人是我心里的蛔蟲呢,下一次我試試。
老師:如果你還會緊張,你也可以試試準備一些想了解的問題。
我:對哦,我曾經有一次在見客戶前列了一個表格,把我要問的問題提前準備好,那一次就溝通非常的順利,而且對方還覺得我特別的用心和專業呢。
老師:你現在已經可以創造非常好的交流氛圍,你創造的氛圍已經讓對方感覺非常良好了,下一次,我們可以在讓自己感覺好的部分再多做些努力。
我:恩,是的。
談到這兒的時候,我已經明白我為什么每次在見客戶前都會有點緊張,見完客戶后都會有累癱了的感覺。
因為我一直在用力,用盡我的洪荒之力了。
不那么用力,順其自然是我努力的方向,現在我接納自己還會緊張,還會想要托住場域。
帶著這樣的覺察,我繼續我的拜訪客戶之旅同,相信一次會比一次更輕松,更從容。
很感謝每周有一次與老師交流的機會,讓我更多的去探索我的內在,內在也越來越多的自由出來。
有時候我們僅僅接受到別人的建議不一定有效,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內在發生了什么,又如何能對癥下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