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不到一年的阿玲約我出去吃飯,我問她最近過得怎么樣?
她苦笑著說,早知道老羅婚后會變臉,她寧可當初鐵了心分手。
阿玲和老羅以前是驢友,他們在南京旅游的時候認識的,住同一個客棧。因為他們是安徽老鄉,再加上老羅自來熟的性格,他們很快變成了朋友。
老羅開始瘋狂的追求阿玲,夸她漂亮,送她各種禮物,約會的地方都選在很浪漫的地方。
為了追到阿玲,老羅努力的表現自己,他對阿玲噓寒問暖,令人感動。
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老羅花了半年的時間,終于追到了阿玲。
在一起的時候,阿玲住進了老羅的房子里,她只要回來吃飯就行,吃完飯碗一推就可以去看電視,剩下的都交給老羅。
有一次,阿玲來大姨媽了,痛經痛到臉色蒼白,老羅趕緊沖好紅糖水,督促阿玲喝完,哄她休息好以后,自己去洗手間把她的內褲洗了。
躺在床上的阿玲心里暖暖的,她決定要嫁給老羅,于是在交往一年后,他們領個證就算結婚了。
婚后,他們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阿玲習慣了早上賴床,老羅不會像婚前一樣的把她吻醒,而是埋怨她太懶了。
阿玲不愛做飯,老羅就干脆在單位吃完再回家。阿玲不喜歡干家務,老羅也不干家務,還說她不賢惠。
每次過節阿玲提出慶祝一下,老羅都以沒錢為理由直接拒絕了。
她不明白,婚前那么暖心的男人,婚后怎么就變了?這種差異感令人無法接受。
其實真相很扎心,并不是誰變了,而是角色發生了變化,心態也不同了。
他們的問題在于,一個不斷索取,一個停止付出,以為走進婚姻殿堂,你就是我的人了,就不需要尊重,不需要儀式感,隨意使喚愛人。
從此結婚紀念日、各種大小節日、她的生日,都選擇裝傻充愣,隨便糊弄過去。
一句老夫老妻、這么大年紀了、沒時間、累了,就可以把妻子打發掉,其實是變相的把妻子推遠。
任何一段感情,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淡,但是尊重、理解、包容、幫助、愛,愛的儀式感會讓這段婚姻變得越來越美好。
前一陣有個故事刷爆朋友圈,它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每一段婚姻,都需要有儀式感。
故事是這樣的,結婚紀念日丈夫送妻子禮物,妻子表現很平淡,丈夫覺得他們的婚姻似乎走到盡頭,于是他提出了離婚。
妻子沒有過多的挽留,只是提出再給她最后30天,做一個告別儀式。
丈夫上班前,他們要擁抱一下,一起去買菜的時候,他要牽著她的手,臨睡前要親吻她,并且說我愛你。
一開始,丈夫是不耐煩的,例行公事一樣的敷衍了事。可是十天過去了,丈夫的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又過了二十多天,丈夫的表情由冷漠變成了幸福的微笑。
直到第30天,他們要離婚了,丈夫才想起很多事情,比如他們當初從約會到求婚,再到婚后的甜蜜時光。
他們不是不相愛了,而是他把她的付出當成了理所應當,婚姻里不再有儀式感,日子過得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直到離別儀式結束,他們在雨中緊緊相擁,才發現再也離不開彼此了。
有多少婚姻,輸在了沒有儀式感,就有多少婚姻,贏在了儀式感上。那些懂得經營婚姻的人,會把日子過成詩。
前不久,網友在櫻桃園偶遇陳建斌和蔣勤勤夫妻摘櫻桃,陳建斌主要采摘高一點的櫻桃,挺著孕肚的蔣勤勤采摘低一點的櫻桃,兩口子默契十足。
采摘完以后,陳建斌洗和蔣勤勤一邊說笑,一邊品嘗清洗后的櫻桃。陳建斌注視蔣勤勤的目光,一如既往的深情款款。
陳建斌和蔣勤勤夫婦結婚已經十二年了,還能保持這種恩愛的狀態實屬難得。連網友們都調侃,你們在吃櫻桃,卻喂我們吃狗糧。
其實,他們不需要出門就可以買到新鮮的櫻桃,要多少有多少,可是他們選擇親自去果園采摘,享受夫唱婦隨的農家樂趣,就是一種儀式感。
婚姻里很多人都不注重儀式感,問問自己,你們有多久沒有手牽手去看電影了,你們有多久沒有在一起談笑風生了,就連一個簡單的擁抱和親吻,都會以孩子在不方便的名義而拒絕。
村上春樹說:儀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喝牛奶時,你特意替我擦掉嘴邊的白泡沫,是儀式;出門時,你特意把我的領帶給調整好,是儀式;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系好鞋帶,是儀式;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別人生日時你切蛋糕下去的第一刀是儀式,拆掉新書的塑料包裝也是儀式;其實儀式就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
儀式是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我想,那些經得住歲月打磨的婚姻,大抵是贏在了儀式感,它是婚姻的保鮮劑,也許一個吻,一個崇拜的小眼神,一抹明媚的笑容,都能讓你的婚姻變得很美好。
張曉麗,網名佳美,來自云南普洱,現居云南西雙版納,是一位基督徒,健康管理師,美容顧問,減肥教練。
從事健康研究已經多年了,對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免疫力低下,貧血,過敏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調理,有大量的實踐經驗。
尤其擅長減肥領域,在過去幾年,曾幫助過數位胖子,恢復了苗條身材。
業余時間喜歡做菜和運動,帶著孩子們經常看望老人,和老人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安慰勉勵他們。經常在直播間教大家做菜和健身,是一位懂營養的美食家。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記得來找我,我會用我的專業知識,為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為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