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力是高效表現的關鍵——讀《精力管理》第一章

寫在前面:讀這本書,讓人頭皮發(fā)麻,心里不斷在說:“對,沒錯!就是這樣的!”文筆流暢,思想深邃,作者和譯者的水平都令人嘆服。他們所寫的,正是我能感受到但無法描述的東西。

文中提到現代人被高速運行的社會所裹挾,即使是再高效的時間管理也無法保證我們有精力處理好每一件事。蓋普洛公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勞動者在工作中的全情投入程度之低,令人咋舌。消極的勞動力帶來的損失數以萬億美元計。而要改變這種狀況的關鍵在于有技巧的精力管理。下表列明了精力管理與傳統時間管理理念的區(qū)別。

全情投入的力量

精力管理,需要把握四個基本原則。第一,必須全情投入,因而我們需要調動四種獨立但相關聯的精力源: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第二,使用過度和使用不足都會削弱精力,必須有節(jié)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不足也會讓精力衰退,這一點常常會被忽略,因此也更應當重視。第三,為提高能力,我們必須突破慣常極限。壓力并非是我們的敵人,相反,它是我們成長的關鍵。我們鍛煉情感、思維和意志,采用的是與鍛煉體能相同的方法,即所謂的“高強度間歇訓練”。任何會導致不適的壓力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能力——在體能、思維、情感和意志上都是如此——只要事后得到有效恢復。所以,遇到壓力,不要退縮,而要用系統的方法利用它提升自我。第四,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現的訣竅。儀式習慣,是指定義明確、具有高度計劃性的行為。我們都是習慣的產物,有意做出的改變常常無法堅持下去。如果某件事每次做之前都需要思考,那我們很可能不能長久堅持下去。所以,儀式習慣的優(yōu)勢在于確保我們在非必要情況下自發(fā)地運行在某條軌道上,盡量減少意識精力的消耗。

而實踐精力管理,需要三個步驟:目標——事實——行動。第一步,明確目標,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第二步,認清現實,找到問題的癥結。第三步,建立良好的儀式習慣,創(chuàng)造并維持全方位的精力充沛。

下一章節(jié),將進入具體案例分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