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完美交流——簡潔高效地表達自己、理解對方是不存在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或多或少都會損失交流時傳播的信息,而附加上一些額外信息。這就會導致交流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帶來負面情緒直至交流的雙方不歡而散。
? ?實例很多,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有時候聊著聊著就變成了互相抬杠;有時候明明都在討論某個問題,不知道怎么說著說著就聊到了別的地方,原來的目的也忘得一干二凈。這種交流出現問題的情況很多,種類也很多。我們今天先說說比較普遍的一種,為什么我們在交流的時候會憤怒?怎樣控制憤怒的情緒?怎樣避免抬杠?
? ?先簡單介紹下交流(溝通)的模型。
? ?首先要明確交流不是單方向信息的傳遞,而是雙向的傳遞,傳遞雙方是互相影響的。如圖所示,A和B的交流是基于雙方背景和通道的交流。通道就是雙方交流的方式,因為任何人之間的溝通不可能直接從心靈層面上互相交流,只能通過通道,所以通道是溝通的方式。面對面交流時的通道就是語言、表情、手勢、體態等等。背景是溝通雙方漫長生活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對其本人造成的影響,大致上可以等同于三觀。舉個栗子:為什么王健林一個億的“小目標”到了我們這里就變成了大目標,就是因為我們的背景不同。所以說當背景相差很大時,溝通也難以順利進行。
? ?噪聲是對通道產生影響的方式,比如我們在網絡視頻通話時網絡如果不穩定就會產生噪聲影響溝通。濾波是人為處理噪聲的方式,處理上述噪聲的濾波就是修復網絡。在實際的交流中,背景、通道、噪聲和濾波是相互影響的。
? ?交流時為什么會憤怒?從背景方面來看,是雙方的背景不同,背景交集太小。雙方不站在對方立場和經驗考慮,那么這樣的交流只會增進矛盾。從通道方面來看,音量、口音都會影響溝通的進行。(并不重要)在噪聲方面,主要是交流的目的在不知不覺間發生偏差,產生噪聲。交流的目的是為了交換信息,而在交流的過程中人會產生自我保護、資源獲取和宣泄的需求。(是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新的目的,而非交流本身。交流本身的信息交換也可以包含三種需求)這時候,交流時產生的新需求就會與本身的信息交換造成沖突,成為噪聲。
? ?控制抬杠的一些辦法,也就是濾波的手段。最重要的是明確目的,無論言談進展到了什么地步,都要始終清晰了解此次交流的目的,也就是需要和對方交換哪些信息。不應該頭腦一熱,當初的目的忘記了反而與人家吵了起來。其次是擴大背景的交集,在交流的過程中,盡可能做到在說一個觀點前,增加自己推論的前提,告知對方自己觀點的基礎。這樣可以增大共同視域,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爭吵。最后是要提高自尊水平、學會自黑,低自尊的人更容易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因為他們更容易用自己的背景錯誤解讀別人的語言。提升自尊水平的簡單方法是學會自黑,自黑是自我接納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高情商行為。還有一些交流前后可以用到的小技巧,一種是學會合理宣泄,不要遷怒;另一種是控制音量,請記住:有理不在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