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工作中做項目或者個人做中長期規劃時,都遵循著「愿景-目標-道路」這樣一個套路去制定可行性方案。
愿景。即需要有一個的明確的方向,做一個項目需要達到什么目的(通常這些目的是由一系列指標構成),做職業規劃時,你需要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比如我想成為一名數據分析師(業務線方向),其他有研發線、算法線。
有了愿景,還需要有階段性目標,通常在戰略中我們會設定階段性目標。這在項目中通常以里程碑的形式存在,比如產品實現了某種功能;而在個人職業規劃中,需要達到該職業必備的某些能力。比如說業務線的數據分析師,需要有產品理解力,分析方法論,可視化能力,協作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及一些技術。對照自身找到自己欠缺哪些能力,需要進行優化。設置階段性目標,比如用2個月時間提升產品理解能力。
有了戰略,還要有戰術。為了實現目標就要有通向成功的道路,這條道路可以分解為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驟。比如說開發一款產品,就需要先進行用戶調研,需求分析,原型設計,產品交互設計等一系列步驟。比如我要提升自己的產品理解能力,我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及查找網絡資源,需要先了解用戶的需求,首先知道用戶從哪里來,然后用戶進來做了些什么,最后用戶反饋的最多的問題是什么,甚至需要了解競品的數據是怎樣的,整個行業的數據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