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注定是令人振奮的!因為從加入F75期北京DISC雙證班以后,每一次北京的相聚我都沒有錯過。然而C值有一丟丟高的我,一直因為害怕不能做到完美,而沒有早早向前跨出一步。
比如燈塔演講時,我只是一個觀眾(但是我卻被賦能了,聽了秀秀的演講,我懂得了“把遇見的人變成RIGHT”,所以和他“確認了眼神”);比如F80期,我推薦了另一半加入雙證班,卻也只是坐在后面復訓。(點擊進入他的故事)
所以這一次北京班,我說同樣的時間如果都花在這里,為什么不嘗試在助推別人的過程中,也推自己一把?于是便有了這次拉著另一半一起來做助推,這是我們一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也是對于我們兩個來說各有收獲的重要人生經歷。
他是個高S(C也更高),所以當海峰老師播放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時候,他如他平時看電影一般,一如既往地落淚了。我時不時地“嘲笑”他,你看你,又哭了。
當然,這一次他說,他找到了他的目標,就是要成為提燈人,點亮更多人手中的燈,讓身后的這片燈海充滿愛。
而我就冷靜多了,我怎么會哭呢,我可是個D。
我以為做助推,只要是拿出平時對待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雖然沒有工資),按時、精準地把事情傳達到位,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對細節(jié)進行精進,就一定能夠做好助推。
然而班班和團團不斷在刷新我的觀念。
團團(助推團長鵬飛)說,
”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走偏了,其實很多形式的東西都沒有那么重要,海峰老師說,我們的目標是讓大家更好地掌握課程。”
班班(班主任秀秀)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
“只邀請,不要求。”
所以作為一個助推,能不能擺出好看的零食,給小組做完整的復盤記錄,重要嗎?重要,但頂多算是標配!
是班班團團讓我懂得了,助推的能力更多的是要關注到人!
如果組員沒有融入是為什么沒有融入?
如何更好地鼓勵和調動組員的積極性?
群發(fā)+私信不可少;轉發(fā)+贊賞不可少……
還要經常強調“只邀請,不要求。”
這得是多么巧妙的力量,才能真正喚醒助推那“輕輕推動的力量”……
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需要在做助推的過程中,適當降低D,提高S,多傾聽,多陪伴!
所以我從常常在做校友活動時候需要照顧到每個人,到做助推時獨寵自己的小組成員——“機器貓的DISC小伙伴們”。
在我們組里,我看到希望看到光。我們不僅有獲得全場最高分的95后時常給這些哥哥姐姐們驚喜,還有體制內的想要通過出來學習而改變現(xiàn)狀,突破自己。大家因為滿滿的上進心相聚在這里。
有人說,我下一期就要申請助推,快告訴我怎么申請。
有人說,我們下次一組人都去做助推吧!組個團!
相信他們都是因為在DISC雙證班得到了愛才會想要傳遞愛!
而我也稍稍感覺到安慰,或許他們是真的感受到我作為助推的愛了呢?
如果不是通過親自體會,誰又誰能想到,
做助推本身就是對“人際敏感度”的一場考驗呢?
我預言,助推的能力將會成為未來一種重要的能力,我將繼續(xù)用未來的21天,去踐行和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