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個營銷團隊里工作,經歷的一些事情讓我感慨頗深。
剛開始加入時覺得這個團隊還挺不錯,每個人做事情都很積極,大家各司其職,不會感覺到心累。
久而久之,團隊開始顯現存在的一些問題
因團隊處于發展的初期,沒有制定工作流程,沒有內部的管理制度,于是整個團隊每天的工作就很懶散,很隨性。
團隊負責人也沒要做好帶頭的作用,自己都沒有管好,如何能夠讓下面的人聽從管理?團隊的工作怎能做得好呢?
于是團隊的成員便慢慢的流失,團隊的事務也做得零零散散,沒多大的成效。于是團隊的負責人受到到指導老師的責怪。
其實也可以理解老師的處境,團隊所有的業務都是老師拉來的,合作商都是老師在外培訓過的農場主,而合作商之所以選擇跟我們團隊合作,是看在老師的面子上,覺得我們的團隊應該可以做點事情。
但因為團隊內部成員出現一些不和諧的事情,團隊的損耗嚴重,導致團隊成員不斷流失,而團隊做事的效果也很低下,因此老師也覺得很丟臉,他就相當于在合作商面前一直在刷他的信用。
而團隊的帶頭人為了這個團隊能夠更好的發展,他辭職了本來已經在國企穩定的工作,全心全力帶著團隊做事,結果換來了老師極大的失望,他自己心里也很憋屈。
其實如果這件事情發展順利,那么老師將能夠打造他的公司品牌,而團隊負責人也能夠有這么一段帶團隊的成功史,以后再到公司去工作也會更加受到重視。
但一個人不可能只接受事情好的一面而拒絕接受事情壞的一面,但假如事情沒有做得那么勝利,那么每個人都要為他的選擇負責任。
老師選擇了讓他來帶團隊,那么就得為他不能帶好團隊這件事負責,他選擇辭職來全心全意的帶團隊,那么也要為他的選擇負責。
但我們最怕的就是看到這樣的結果。每個人都有他的受害者情節,于是雙方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再加上缺少溝通,到最后,雙方不僅沒有合伙把事情做好,也損害了雙方原本的關系。
其實我們都已經長大,不再是未成年兒童,就算事情做得不好,沒有誰有義務要為誰負責任任,我們得為自己做的的選擇負責任。
一味的責怪別人不僅無益,反而讓自己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難以避免下次再踩一樣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