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離高考還有58天。」
這也許是我們都親身聽過最勵志又最恐怖的口號。
因為中國有一部大片,每年都上映,每年參與演出的演員高達幾百萬人。
高考演的成敗與否,往往是中國人命運的第一道分水嶺。
高考之后,各奔東西,各學其業(yè),部分程度決定了一個人以后幾十年要做的事。
對于競爭白熱化的日本學生來說,高考同樣是一個命運之門。
4月14號上映的《墊底辣妹》就是給你講一個超燃的日本學渣逆襲故事。
而且,這個故事是真的,改編自真人真事。
據(jù)說,有同學看了之后,三天三夜不睡覺奮戰(zhàn)考北大。B站有人看了后,寫出了連考哈佛劍橋牛津三校博士的人生計劃。
可見,《墊底辣妹》名字雖中二俗氣,但內核卻是一個非常怡人的勵志雞湯。
這個高二辣妹愛化妝愛去夜店,從不學習,知識水平只停在小學四年級。
因為抽煙被學校停課后,她參加了課外補習班,想繼續(xù)考大學。
辣妹一出場就驚呆了老師。
而且,她幾乎沒有任何的知識儲備,當之無愧的零分妹。
小學生都會的題,她都不會做,時常中二病發(fā)作自我陶醉。
遇到這樣的戰(zhàn)五渣學生,誰都會直接放棄了吧。
比如《爆裂鼓手》這位魔鬼教頭,簡單粗暴。
對出現(xiàn)一個微小瑕疵的學生,就直接讓滾蛋。
就算對有天賦的學生,也會這么直截了當。
這位幸運的辣妹,在學校里被老師當人渣看,但在課外班時恰恰遇到一個“變態(tài)”溫柔的好老師。
他不止溫柔,循循善誘。
而且會講雞湯故事,每天熱氣騰騰的一大碗。
最關鍵的是,他會因材施教,看人下菜。
他會根據(jù)學生熟悉的漫畫,用二次元的專用術語聊天,讓學生更快掌握知識。
看到學生穿這么火辣的衣服,他會說,“我覺得你很帥氣,你也教教我怎么穿吧!”
鼓勵永遠比批評有效。有了這樣的好老師,簡直要開了掛。
不過有好導師還不夠,因為即使對日本學霸來說,慶應義塾大學也是一個幾乎不可翻越的高山。
慶應義塾大學是日本僅次于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的A級頂尖大學,到底有多牛?
百科說它是日本企業(yè)家搖籃,全世界排名34。中國的北大41名,清華44名。
如果你對這個還沒概念的話,慶應大學有兩個校友,你肯定聽說過。
想考上這樣大學,僅僅靠決心、開小灶找私教輔導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提高考大學的成功率,家人想降低目標,結果被老師果斷拒絕。
「目標降低的話,就會走下坡路。」
的確,要想更優(yōu)秀,必須有更高的目標,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段不平凡的歷程開始。
只要有努力,就有痛苦。
誰的奮斗沒有痛苦?“我現(xiàn)在明明感覺到的只有痛苦啊。”
誰的奮斗沒有疑惑?“我這么努力有用嗎?”,“這樣的辛苦到底為了什么?”
任何人在努力過程中都會經(jīng)歷掙扎、委屈和瀕臨放棄。
這些你我都經(jīng)歷過,或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
只有努力過,堅持過,才會體驗爭取更高目標的成就感。
不止要有決心,還要真正付諸于行動,做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堅持。
當你覺得為時已晚,恰巧就是最早的時候。
每天晚上到深夜的讀書做功課。
每日夕陽下的一邊背誦單詞,一邊騎車回家。
考場里的爭分奪秒。
相信你我都會有相同的經(jīng)歷。
最終的結果,不用劇透,你們肯定也知道。
《墊底辣妹》情節(jié)可以說簡單又純潔,沒有國產青春劇早已爛俗的早戀,甚至沒有一丁點的暗戀情愫,它用四個字就可以總結:學渣逆襲。
故事改編自私塾教師坪田信貴的同名自傳小說,銷量超過80萬冊。
女主角的原型小林沙耶加通過一年的努力,最終考上慶應義塾大學,成為紅極一時的勵志偶像。
下面是兩位原型人物,與電影形象神似。
不同于國產片,《墊底辣妹》樸實簡單,沒墮胎沒打架,但照樣可以展現(xiàn)青春的驕傲。
平實細膩的風格,往往更能打動人心。
一個好老師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甚至也會改變一個人的前程。
豆瓣打分8.1分,IMDb打分7.5。
對妹紙們來說,學習不止改變人生,而且會改變容貌。
《墊底辣妹》另一個出色的亮點就是沙耶加一家人暖暖的親情。
與《被嫌棄一生的松子》一樣,從小被父親嫌棄,也同樣缺愛的沙耶加一開始就被潑冷水。
因為父親更溺愛弟弟,能實現(xiàn)自己從前未實現(xiàn)的棒球明星夢。
但弟弟并不喜歡打棒球,只是為了爸爸而努力。直到弟弟不愿意打棒球,爸爸才知道弟弟一直有哮喘,經(jīng)常帶病參賽。
這時爸爸才幡然醒悟,只要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無論成績好壞,都值得珍惜。
沙耶加對目標的那份執(zhí)著努力,也深深打動了爸爸和弟弟。弟弟去了爸爸的修車店,從頭學起。
結尾,去上大學的沙耶加跑上前,像小時候那樣躍上爸爸的背。
說到底,我們每天的努力奮斗是為了什么?
也許是夢想,也許只是為了那個從小把我們背在肩上,支持我們每個決定的人。
他們對你的一切嚴厲,也許只是望子成龍。
愿每個人都能到達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