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相傳,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今天本來打算寫一篇歷史文的,但是我打開簡書,在一篇舊文寧做衣冠禽獸,不當人民教師中發現有人給我留言,內容如下:
一時間,我感到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寫文的思路頓時被打斷了。人家說的好有道理,既然這么不爽,那你辭職啊!一時間,我竟無言以對。
于是我在丁酉年的第三天,放棄了和孩子共享天倫之樂,也放棄了陪妻子追憶似水年華,我不斷的反問我自己,好教師的辭職,對他們有什么好處?
一
社會渴望著精英教育,但是精英卻不渴望著當老師。
單位里邊兒,今年新來了一個女老師,姓王,很年輕。我們就和她聊天,什么學歷呀?王老師說:英語文學碩士。我們就小愣了一下,好像對于小學來說學歷有點高,我們接著聊,哪個學校畢業的呀?王老師說:倫敦的什么什么學校。我們就驚訝了,你個海歸碩士,跑到小學里教什么書啊!王老師頓時也有點羞愧了,說:陰差陽錯吧,以后再看機會。
不論是我,還是王老師,還是大家伙,還是社會,都認為,小學教師這個職業配不上留學的碩士。社會就是這樣,教師地位不高,掙錢不多,憑什么留住高薪人才?
你看,王老師還有機會,學歷高、有能力,不當老師了,想跳槽,去北上廣,做高薪白領,那也是分分鐘鐘的事兒。什么樣的老師不愿意跳槽呢,就是我們這些個成就感低,學歷低的人。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生導師劉曉明曾經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辭職意向進行了相應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有一個和教師這一職業相當或者稍差一點的職業,你還會繼續做教師嗎?”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728名中小學教師中,有1/3的教師明確回答:“不會,趕緊改行!”調查結論,高學歷教師比中低學歷教師更容易辭職,年齡小的教師比年齡大的教師更容易辭職。
最終教師行業會在表面上尊重教師,實際心中鄙視教師職業的社會輿論中,劣勝優汰。很多教師是難以離開這個行業,但是社會輿論可以影響一部分人不要再從事這個行業,北大清華的精英們,你們都去好單位吧,教師,就讓我們這些沒本事辭職的人來負責好了!非精英的人當老師,教您的孩子,您滿意了?最終,就像16樓的那個網友說的:說句良心話,十個老師,八個懵,另外兩個還是個變態。
二
一個人的價值不能用金錢衡量,但是你卻用金錢來衡量教師。
重慶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一份手寫版的辭職申請,上面寫這:“茲有本人辭去專職教師職位,因才疏不能勝任,薪酬不能持家。一不能誤人子弟,二不能屈勞自己。期間深感人事領導栽培與厚愛,然,言不以成文,特此求而告之,望納。2016年3月2日”
如果你的小學語文老師教的還算可以的話,我們可以看出辭職信的重點是:薪酬不能持家和不能屈勞自己。我們是誰?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是蠟燭,我們是春蠶。然而,我們感受不到,社會輿論給我們的尊嚴,也感受不到教師職業帶來的榮耀,一言不合就讓我們辭職,去尋找待遇更高,酬薪更高工作。
有一年,禽流感比較嚴重,學校購進了一批電子體溫計,每天我負責在校門口檢查學生的體溫。學生在檢查過后,還要拿出昨天晚上在家測量的體溫記錄表,只有兩次檢查都正常了,才能進校,如果有一次不正常,就要再進行復查。本來今天是5號,但是有一個學生,拿出的在家檢查記錄表,一直把體溫寫到了25號,而且有家長簽名。我很生氣,我就把這張記錄表扔在了地上。這時這個學生的家長就沖上來沖我大吼,為什么把我們的表扔掉?我問:你為什么要把日期寫到25號?家長說,我們哪有時間天天給孩子量體溫,我們哪有時間呀!
你連你孩子的生命你都不關心,你還指望別人來關心,真是豈有此理。須知,教師是一個良心活,我可以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也可以做到把有意義的教育變成有意思的活動。你一句沒有時間管孩子,你一句不想干,可以辭職啊,我為什么不把教學變成知識傳遞的重復性過程,把教育變成了行為規訓的簡單化過程。反正,總有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
在我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前,你是希望讓我做到:君子喻于義還是讓我跟你一樣小人喻于利。給多少錢,干多少活,對你來說,天經地義,對老師來說,對不起孩子啊。
這是我最后一篇對于教師職業的話題文章,以后我會像鴕鳥一樣,把頭扎進沙堆里,感受著每年教師節學生們的祝福和一言不合就讓我們辭職的惡罵。
前面我對這位讀者說了很多不當的言論,最后愿你一生有山可依,有樹可棲,與心愛之人,春賞花,夏納涼,秋登山,冬掃雪,無憂無慮過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