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了簡叔問答007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突然想起來我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之所以會產生疑問是因為我們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都沒有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也就是說這是定義的原因才導致我們疑惑。我第一次從定義方面思考這個問題是在大一的時候。大一浙江省的全日制大學都要學習高等數學,一開始什么都不講,就用看似冗長的語言定義了極限,我學習了一年之后才知道這樣定義的準確性,這樣定義才能使數學中極限的使用毫無瑕疵。
我們日常生活中雞下的蛋自然就是雞蛋,但是回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發現什么是雞,什么是蛋根本沒有好好定義,所以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就好想站在沙地上建房子,隨時都有可能坍塌。因此我們先定義兩個主體,雞 和 雞蛋。
雞:DNA符合某一種特定的排列形式的生物,稍微變化一點就不是雞而是另外一種生物。
這時候給雞蛋下定義卻會出現兩種理解。
1.雞蛋是雞下的蛋。
2.雞蛋是能孵出雞的蛋。
我們想像這么一種情形。在生物進化史最開始,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雞這種生物,因為DNA的突變還沒有符合這種特定的DNA排列。突然有一個生物(很有可能也是卵生的)下了一個蛋,這個蛋在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基因突變,這個蛋的DNA排列符合雞的這種特定的DNA排列。
我們先說第一種雞蛋定義。很明顯這個蛋孵出來就是雞,但是這個蛋不是雞下的,根據第一種雞蛋的定義,這個蛋不是雞蛋,因為不是雞下的。這個蛋里孵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雞,然后這個雞下了一個蛋,那就是雞蛋了。所以根據第一種定義,是先有雞再有雞蛋。
我們再說第二種雞蛋定義。同樣這個蛋孵出來就是雞,這是一個能孵出雞的蛋,那么這個蛋就是雞蛋,但是現在這個蛋還沒有孵出來,世界上還不存在雞這種生物,等這個蛋孵出雞了,這只雞就是實際上第一只雞。所以根據第二種定義,是先有雞蛋再有雞。
因為兩種定義得出的結論剛好相反,所以沒有明確定義的情況下,根本得不出什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