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提倡用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方式管教孩子,以相互尊重為基礎,培養孩子的各項技能。“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懲罰是因為缺少和善,而驕縱在于缺少堅定。
很多人并不能理解什么是“和善與堅定”,他們很容易在生氣的時候過于堅定;然后,出于補償心理,他們又過于和善。那“和善與堅定”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1.所謂和善
很多人因為不想再懲罰孩子而學習正面管教,結果變得對孩子過于驕縱。有人錯誤地將“和善”當成取悅,或是不讓孩子有任何失望。“和善”意味著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對孩子的嬌慣并不是尊重。尊重是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然后相信孩子能經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養孩子對自己的信心。
舉個栗子
孩子跟你頂嘴,該怎么處理?
你先走開,到另一個房間。這里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并不需要急著在生氣的時候解決問題。因為生氣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做出理性的思考。你不能強迫別人來尊重你,但你可以尊重你自己。走開就是對你自己的尊重。稍后你再跟孩子溝通:“寶貝,我知道你剛剛很生氣,但我不能接受你的做法。以后,每當你不尊重我時,我就會先走開一會。我愛你,愿意和你在一起,所以,當你平靜下來后,我很樂意和你一起找出處理你的怒氣的其他辦法。”
2.所謂堅定
多數人習慣認為“堅定”就意味著懲罰或其他形式的控制,并不是這樣。“堅定”與“和善一起”意味著對自己、孩子及當時情形的尊重。
舉個栗子
孩子做作業拖拉怎么辦?
用“和善與堅定”的辦法的處理是:你和孩子一起討論并設立一些限制。
你和孩子一起討論,由孩子來決定在什么時候寫作業。(這里提醒一點,很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一回家就寫作業,但孩子們往往希望能先休息一下。我們應該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一旦孩子決定了什么時候寫作業,你就和孩子一起設立一些限制。比如,“電視只能看半小時,而且是做完作業之后;我只能在七點到八點之間幫助你,其他時間不行,即使你做不完作業來求我,我也不會答應。”
設立了限制之后,你一定要說到做到。假如你有一次不遵守規則,那以后孩子極有可能無法遵守規則。假如孩子違反限制,你可以做到遵守你自己的限制。比如孩子作業還是拖拉,不得不在八點后找你幫忙,這時候你應該堅定地不給予幫助,由他自己體驗自然后果。
3.和善與堅定并行的日常用語
- 確認接納孩子的感受,如:“我知道你想玩,但現在是做作業的時間了。”
- 表示理解。“我知道你想看電視不想做作業,但是應該先做作業。”
- 轉移。“你不想刷牙,我們可以一起刷,來,比賽一下?”
- 事先約定,然后和善而平和的等待答案。“我知道你不想洗碗,還記得我們的約定是什么嗎?”
- 提供選擇。“你不想去睡覺,但現在是睡覺時間了。等你穿好睡衣,你想講一個故事還是兩個故事?”
- 提供選擇,決定你要做的,然后堅持執行。“我知道你還想看電視,但時間到了,你可以自己去關掉電視機,或者我來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