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由贊我(zaneds.com)獨家冠名】
? ? ? 是不是經常會發現你不過跑了5公里,恰好今天有時間又練了一小時的瑜伽,就有人說你的運動量好大。恰好你還是每天堅持跑步,然后又有一批人會說:”不能天天跑,對膝蓋不好,你跑多了肉會松弛......”你不動,肉就緊了么?
? ? ? ? 你跑5公里+朋友說你運動量大,勸你適量運動;你做100個深蹲,朋友勸你適量就好,個數多不代表效果好;你擼鐵才熱身,朋友說適量運動不必糾結重量;你平板支撐剛做5分鐘,朋友又來2分鐘就好那么久沒有用,適量運動就好.......
? ? ? ? ? ? 這些場景里看到你自己了么?那你是運動一方還是勸說一方呢?作為勸說一方的你是不是覺得,我是為朋友好啊!過度運動對身體不好,運動適量就可以了。
? ? ? ? 而作為運動一方的你是不是很無語呢?跑5公里、100個深蹲、這些不過是剛剛熱身,2分鐘平板支撐你還沒感覺就要被喊停,是不是覺得交了假朋友。
? ? ? 關于運動,確實應該適量沒錯,但是應該適應的是自己的量而不是你的量。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和運動的時間長短決定著每個人的適量運動的量是不一樣的。
? ? ? ? ? 前段時間,在群里一位美女說自己練了一節瑜伽后跑步機快走30分鐘,然后其他人就開始紛紛點贊稱,運動量好大,此時畫風還是很好的。但是后面就有很多人說,你這么大運動量得吃多少啊?身體受得了嗎?運動要適量。
? ? ? ? ? 對此每一次我真的是表示無語,每一次遇到一個喜歡鍛煉的人,發現身邊都會有很多“關心”的朋友,語重心長的說:“運動要適量。”但是你真的知道這個“適量運動的量”是多少嗎?
? ? ? ? 當然網上有很多所謂的養生專家認為,人的運動量應以每天少于一小時,每周三至五次為宜。作為長期運動的我來說,這個標準只能喚醒身體,沒達到身體所需如何稱為適量呢?
? ? ? ? 適量運動:在運動后感覺舒服,不疲勞,不會造成過度疲勞或者氣喘。不影響一天的工作、生活為宜。如果運動后,一天感到疲勞、勞累、腰酸腿疼、什么也不想干了,那就是運動過量了!
究竟是不是運動過量,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判斷。
1.體重基本穩定。初練者4到6周之內體重下降不超過三公斤左右。如果你在減肥期間肯定會覺得很好,但是弄得快速下降會影響身體健康。
2.飯量大起大落。很多人在運動之后飲食都會變得很好,如果在這期間你的飯量比平時要高于2到3倍,那么你的運動量就屬于過量,需要調整,最好找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
3.按時睡覺起床。加強運動之后,如果睡眠一直保持在平常的6到8個小時之間,說明運動量合適,如果睡眠不足四小時或者超過十個小時,說明運動過量。
4.運動后精神狀態。如果運動后精神狀態很好,不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說明運動適量。如果工作時打瞌睡,萎靡不振需要調整運動量。
所以運動量是根據每個人的自身情況,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量。
? ? 如果一個人沒有長期的運動習慣,可能走路1小時都會很喘,那么就需要減慢速度或縮短時間。如果一個人長期堅持運動,跑步5到10公里這個運動量可能剛好滿足身體需要,從而將身體激活到最佳狀態。
? ? ? ? 所以當你在說別人動量大的時候,請不要參考自己的情況。就像前面所說的美女,他的運動量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過量的,但是對于長期運動的我來說,這個量遠遠不夠。
? 有些人練瑜伽一小時渾身酸軟無力,但是瑜伽一小時對我卻是一個拉伸放松的過程,不能算作運動量。所以你會發現所有上來就說別人運動過量的人,都是不經常運動的人。
? ? ? 只有你運動后才會知道運動帶給身體的能量,帶給自己的健康改變,才會發現自己的體能很強,才會知道自己的身體究竟適應的是一個什么樣的運動量。才會知道別人比你瘦但是體質不一定比你差,運動強度也會高于你。
? ? ? 當你勸說別人運動不要過量的時候,衡量一下是你自己體虛還是別人運動過量。高強度運動不一定過量,把你的羨慕嫉妒恨都轉化成行動,開始鍛煉找到自己的運動量,讓健康離你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