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假期的第一天。
我隨父母去奠拜爹和婆,爹和婆是我們這里的方言,意思是爺爺和奶奶。
我的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記憶中的他是瘦削干皺的臉,有灰白雜亂的胡茬,總是不茍言笑,只知道埋頭干活。而他的職業也很特殊:撿垃圾。年幼的我在當時并不覺得這份職業很可恥,相反,還覺得很光榮。
每次爺爺都挑著兩個空筐出去撿垃圾,當他滿載而歸時,也是我歡呼雀躍時。爺爺把垃圾倒出來鋪在門前的空地上晾曬,而我則開始了“尋寶”活動。
爺爺把撿來的垃圾進行分類,塑料瓶、易拉罐、廢紙之類可回收再利用的就拿去賣錢,剩下的就交給我處理,我從中挑選出心儀的玩具:一截彩色粉筆頭,一顆青花玻璃彈珠,一張奧特曼畫片、一把破損的塑料手槍……這些都是我童年愛不釋手的寶貝。
我讀小學的時候,爺爺走了。而今跪在爺爺墳前,憶起往事,竟被香燭和紙錢灰熏迷了眼。
我上大二的時候,奶奶也走了。奶奶走的時候,家里人沒有通知我。奶奶給我的印象很嚴厲,每當我剩飯的時候奶奶都會批評我。她彌留之際,我照顧過她一段時間。那時的她已經失去了神智,老是疑心有人要來抓走她,不肯好好躺在床上,滿屋子亂跑。奶奶走的時候,肯定很不安心。
雖然奶奶生前因為重男輕女不喜歡我,也對媽媽做過十分過分的事情,但逝者已矣,我們都愿她能在另一個世界得到安息。
跟奶奶并排葬在一起的是我的二伯,二伯生前的神智只相當于幾歲小孩,身材也比較矮小,但是在我的記憶中,他的臉上永遠都看不到愁苦,永遠都掛著孩子般的笑容。
三伯曾經給二伯介紹了一個瘋女人,后來那女人跑掉了,自此,我便再也沒見二伯笑過;三伯慫勇奶奶一起設局,差點把爸爸媽媽打死,只因媽媽生了兩個女兒;三伯把爺爺奶奶二伯辛苦攢的積蓄騙光后,便棄他們于不顧,現在,他的兒子們也是如此待他,天道輪回,上行下效。
我為幾位逝去的親人念了地藏經,希望以此超度他們,我還希望二伯下輩子可以做個高富帥,找一個愛他的好女人,幸福地生活。
因為童年時沒有得到長輩的愛,所以偏激地認為,為什么要去孝順他們?直到成家立室之后才明白,這種隔舍不斷的血脈親情,才是愛的所在,而愛的真諦是付出,而非索取。
不要等到親人逝去之后才痛悔:子欲養,而親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