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從很小的孔穴能窺見陽光一樣,細小的事情刻畫出人的性格。
——斯邁爾斯
相信各位寶爸寶媽都有過這樣的思考,未來,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又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
科學研究顯示,3歲前,是寶寶生長發(fā)育、性格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3歲前的每一天對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性格會伴隨其一生,性格決定了孩子是否會成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不能把孩子的成長完全歸于這句話,但是這句話不無道理。0-3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guān)鍵期,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塑造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幫助孩子在3歲前改掉以下3個壞習慣:
1.孩子的壞脾氣
有些孩子比較敏感,容易激動,而有些家長又溺愛孩子,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變得為所欲為;或者家長的脾氣也不好,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寶寶;再者就是有些家長不會安撫孩子,不懂得如何管教孩子正確處理情緒。
首先,家長要注意收斂自己的脾氣,不要輕易地對寶寶發(fā)火,因為寶寶很容易在無意識中受到父母的影響變得容易急躁,因此家長首先要注意改變自己毛躁的情緒,保持冷靜和堅定的態(tài)度。
再而,當寶寶鬧脾氣的時候,家長應該采取“冷處理”的態(tài)度,忽略他的大吵大鬧,或者走開。家長要用行為語言明確地告訴孩子一個訊息:這種大吵大鬧的行為爸爸媽媽是不接受的。
最后,家長應該讓寶寶學會冷靜下來,比如當孩子吵著要買某樣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先嘗試著安慰他不要哭,讓他冷靜后告訴你他為什么想要,然后你再告訴他你不給他買的理由,讓他理解并接受你的理由,逐漸培養(yǎng)他換位思考的能力。
2.孩子害羞不說話
在公共場合以及和其他孩子交往時表現(xiàn)出不合群、怯場、只粘著媽媽等現(xiàn)象,都是孩子害羞的外在表現(xiàn)。其實孩子害羞是天生的,要改變寶寶害羞的性格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長耐心地培養(yǎng),讓寶寶逐漸大膽起來。
首先,父母不要對孩子的害羞行為批評或者給孩子貼標簽,這更加容易傷害寶寶的自尊心,使得他自己變得更加沒有自信,家長也不要硬要他和叔叔阿姨打招呼或者強迫他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的勉強會使得他更有心理壓力。
其次,家長要注意和孩子多溝通,最好堅持每天交流。并且最好是以孩子喜歡的或者擅長的活動為主題和他們進行對話,鼓勵孩子講故事給爸爸媽媽聽。家長在聆聽孩子講故事時,如果孩子做得好,應該多表揚他,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千萬不要揪著缺點和失誤不放。
3.孩子不自信
孩子的不自信表現(xiàn)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孩子性格比較害羞,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之前曾經(jīng)失敗或者遭到冷落嘲笑,使得他害怕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或者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老師、家長給予的任務。
首先,家長要通過溝通了解寶寶產(chǎn)生這種不自信的心理原因,如果寶寶是因為曾經(jīng)被冷落嘲笑傷害了自尊心,那么家長應該要多撫慰寶寶。當寶寶遇到挫折時,家長應該先幫助孩子客觀地分析受挫原因,再引導孩子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挫折。家長的不斷鼓勵能夠成為孩子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讓孩子在困難面前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再者,家長也應該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鼓勵孩子為自己加油,自始至終做好每一件事情。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比如可以鼓勵孩子經(jīng)常向自己說一句自我激勵的話,如“我一定可以”“我能夠做得更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力量支撐。
你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和諧,家人相親相愛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即使吵架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
在假期期間也可以帶孩子去附近的養(yǎng)老院和兒童福利院去看望他們,你為他們帶去愛心的同時也是給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課,相信你的寶貝會成為一個有愛心、有善心的孩子。
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讓孩子學會節(jié)約勤勞的性格特點,如果孩子幫倒忙也不要批評。
孩子的性格形成除了是父母的遺傳,受到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更大,家長要牢牢抓住孩子0-3歲關(guān)鍵期,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 ? ?▼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guān)注我們
聽朵——只為大腦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