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讀Vincent Ruggiero的《Beyond Feelings》一書,書的內容是介紹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入門知識的,今天開始把知識點做一個匯總,便于以后回顧。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共19個章節,第一部分是:The Context(關于批判性思維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是:The Pitfalls(思考容易掉入的陷阱),第三部分是:A Strategy(建立批判性思維的方法)。
今天回顧第一部分的第一章,Chapter 1 :Who Are You?
關于我是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想過,我的名字、我的身高體重、我的愛好、我的性格特質、我的經歷...,這些是否能代表全然的我,也許我比以上這些更豐富,我們看書里是怎么講的。
第一,The Influence of Time and Place,你所生活的時代和你所生活的地方對你的影響。每個具體的人都是處在一個具體的時代和具體的地域,這個時代的發展階段,這個地域的特殊習俗都會對你產生影響,特殊的時代和特殊的地域塑造了你,即使你并不同意你所處時代和環境的價值觀,它們最終還是會成為你生命里的一部分。
第二,The Influence of Ideas,潛藏觀點對你的影響。當你表達一種觀點時,隱藏其后暗示的觀點也會被傳達。舉個例子,許多老師和家長用這句話激勵孩子:“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將無所不能。”這句話的潛臺詞便是:唯有信念為你帶來成功,至于其他的(比如努力和才能)不過是細枝末節。意識到一個觀點的潛在觀點,找到其不合理處,才有可能避免這種危害。很多觀點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第三,The Influence of Mass Culture,公眾文化對你的影響。幾個世紀以來,家庭和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占據主導地位,可近代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公眾文化(媒體、互聯網、流行音樂等)的影響越來越大。媒體被稱為無冕之王是有道理的,它隨時在你身邊潛移默化的影響你,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
第四,The “Science” of Manipulation,操縱的“科學”。人們嘗試去影響他人的思想和行為由來已久,到近代,操縱發展成一門“科學”,實驗表明,人的思想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可以被影響操縱的,從巴甫洛夫狗的條件反射實驗開始,人類關于操縱的理論越來越豐富。這些理論被廣泛應用在廣告業和媒體業。在這種背景下,“內省”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更有意義。
第五,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y,心理思潮的影響。人們所處時代的主流心理學觀念同樣影響著社會。從自律、自省的心里思潮到以個人為中心的心理思潮,不同階段,當時占主導的心理學思潮都對人們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只不過程度有差而已。
第六,Becoming an Individual,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不是生來便有,而是后天習得的,并且是通過努力完全可以在后天習得的。下面提到的幾點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你,1.面對任何人、事和處境,保留你的第一反應,不管這個反應有多吸引人,在證實之前不要采納。2.思考你為什么采取了這種反應,想想是不是你的父母、朋友、某個名人或小說里某個虛構的人物對你產生了影響。3.想想面對這樣的人、事和處境,你還可以有哪些反應?4.問問自己,是否在這些可能的反應中有一個反應是最恰當的?
以上就是這本書第一部分第一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