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逯薇是從有一天關注她的公眾號開始的,非常喜歡她的公眾號內容,滿滿的干貨,簡單又通俗易懂,我十分認可。也許是先知道這本書,才關注的公眾號;也許是先關注的公眾號,才知道的這本書。Anyway,這都不重要。
公眾號的內容幾乎有全書的內容,所以不買書的人可以先去關注她的公眾號。有一度我還把她的公眾號置頂了,但是她更新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微信置頂的黃金席位只要讓給別人。這次也是拖了小麥的福,發給我這本書,于是乎,讓我系統性地完整地又閱讀了這本書。翻來翻去地閱讀了好幾遍。因為看著簡單,當下也能吸收,可是轉眼就忘了。
我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因為最近要裝修,和設計師溝通給了方案后,我自己還是會親力親為地去驗證和考慮每一塊地方的合理性。于是看這本書,自然就更有針對性了。
特別是對于我這種對收納有點心得的人來說,一直在實踐斷舍離的人來說,對于書中提到的理念和收納方法非常地有認同感,比如要統一容器,貼標簽,要舍得扔扔扔,也深深體會到作者滿滿的干貨,一點都沒在隱藏的。
作者逯薇是萬科的一名設計師,在她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自己熱愛思考的摸索中,總結出了這本書的精華。別看都是卡通繪本,這可比幾萬字的文字有的時候清楚直觀多了。
好像一直在說這本書的好。干貨都在筆記里。本書共十個部分。前面講的是概念,后面講的是實操。要裝修的朋友,想要提高“住商”的朋友,強烈推薦啊!
一、家的四大不等式
House≠Home
Designer≠Dweller
Bigger≠Better
M2≠M3
二、給家減減肥
斷舍離,需要有進有出
學會丟棄,貴買賤用才是浪費!(房子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生活必需品!)
三、收納是平衡的關鍵——“空間的磁盤碎片整理”
家的四級收納容器:房子→房間→大型儲物家具→細分儲物件
收納標準
各處均布:就近原則(廚房、衣物、家政、餐廳、衛浴、其他)
占地12%:房間面積越小,收納比例反該越大(收納=內存)
立體集成:立、集(嵌入墻體、淺色簡潔、隱藏拉手:.純白無拉手用反彈器的大型嵌入式壁柜)
二八原則:有藏有露
四、小容器大智慧
統一容器:變化越少越好,易補貨(品牌穩定、款式經典、價格適中)
- 鞋子:視窗透明的統一鞋盒,可輕松抽出
- 浴室:統一換裝瓶,白色,貼標簽
- 冰箱:統一換成透明保鮮盒(耐熱玻璃質地))
關鍵詞
方:方形優先
摞:易于摞放
美:外表精致
透:一目了然
通:多處通用(通用性容器)
貼標簽:文字>圖形>序號>沒有
五、玄關
實用價值+精神價值
換鞋+掛衣放包+鑰匙雨傘
鞋柜:(地柜+吊柜+鞋凳+裝飾柜):容量第一、常鞋位、參考通殺型鞋柜
玄關:相框、拖鞋、鑰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客廳永不亂
無敵收納柜(70%的公共物品):書籍、藥品、文具、玩具、文件、影集、收藏、影音
眼不見為凈、各歸其位、有藏有露
七、廚房三部曲
開放式的三個條件:西餐為主、少油、頻率少;
60-120平方小戶型家庭推薦封閉式廚房
做飯五步驟:取→洗→切→炒→盛
①高效布局
U型
一金二銀(銀一裝盤區≥300mm、黃一備餐區≥600mm~800mm、銀二瀝水區≥300mm)
推薦石英石臺面
②一套櫥柜:柜體+臺面+五金+電器+水槽龍頭
推薦:抽屜(拉籃)、消毒柜/洗碗機、轉角拉籃、吊柜底燈(LED)、水槽(高拋龍頭、凈水器孔、瀝水筐籃)、臺面(圓弧角、擋水外延翻起5mm、預設滴水凹槽)
③只收納有價值之物
上輕中常下重
主角是砧板,其他都上墻(一根橫桿):a.掛砧板、道具、工具b.掛小調味罐、調料瓶c.掛鍋蓋架、滴水盤
用統一容器,高處有把手,抽屜化
八、一平方米衣帽間
人:最短動線
物:高效收納
光:加強改善
衣服立起來,首飾掛在柜門上,干洗衣籃,鏡前燈
九、化妝臺
收納容量30個瓶罐
人鏡距離400mm
面部照度350LX無陰影
十、家務
設置獨立家務區
淘汰舊具換神器:拖把鞋架、超細纖維巾、噴霧拖把、無限吸塵器
且將清潔作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