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唱過《孤獨患者》,里面有句歌詞“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不知何時開始,我越來越享受孤獨這件事,道不明的習慣。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很廣的一張孤獨指數表,瞄一眼我的孤獨指數已經爆表了,想不到我一個人已經親歷這么多孤獨。
孤獨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去年拿著公司的購物卡興奮地去超市采購,一直感慨自己好久沒來超市shopping,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
孤獨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我從來不會頭疼自己早中晚吃什么,開飯前肯定都想好去哪解決溫飽問題,搭伙吃飯還得廣泛征求意見,倒不如自己落個自在好好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孤獨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記得去年國慶獨自一人去六朝古都南京旅行,暴走了一天,在南京大學附近找到一家超文藝的咖啡廳,點了一份下午茶,一個人慵懶地攤在沙發上,靜靜享受異地美妙的時光;
孤獨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我一直以來覺得,即使成群結隊地去影院,觀影過程不也要保持安靜嗎?何不按照自己的時間,隨性點,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不需要和朋友互相遷就而去選擇一部普眾喜歡的電影,還得預留吃飯、交通和等待的時間。最近五點半下班,趕著六點的場餓著肚子幾乎包場看了部電影,觀影結束就干脆輕斷食,回家該干嘛就干嘛,太酥糊了。
孤獨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前年我特意尋覓了一家叫“孤獨美食”的小店,在午市點了一份單人餐,靜靜地吃完,內心一直掛想著準有一天我要一個人吃火鍋,在外也好在家也好,一人一筷一勺一鍋若干碟火鍋料,甚是享受??!
孤獨第六級:一個人去KTV,最高紀錄兩個人去KTV,我應該有被害或自虐妄想癥,老是幻想著以后失戀了、失業了、或是遭受什么重大打擊后一定要一個人去KTV房放聲高歌,反正在家也做到了一個人朝著某音樂軟件,看著歌詞忘情歌唱。
孤獨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去了四次廈門,其中有三次自己去看海,就這樣沿著海岸線騎車、散步,聽著海風耳語,不咸不淡地擁抱大海。
孤獨第八級:一個人去游樂園,這個看起來就有點慘了,還沒感受過,不過這次約不到人去游樂園,可能練級成功哦!最近燥得慌,內心鬧騰,不去虐虐自己,就辜負我是一只傲嬌的獅子座了。
孤獨第九級:一個人搬家,現在搬家不會再是一個人啦,隨叫隨到的人應該就是搬家公司的員工吧。有句話說“女生出門旅行一趟像搬家”,這樣算起來我應該搬家多次了吧。
孤獨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還好當初人生第一次小手術有媽媽陪著,讓我很淡然地去看待這一切。這些年身邊發生好多悲桑的故事,人生無常,轉瞬即生死分離,去醫院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醫院的一切像個揪心的生態圈,傷感、無奈又不得不去接受和習慣,內心不斷呼喚著“一切會好起來的”,不斷地給病友打氣,希望一切恢復如初,身邊的朋友、家人都要健康地笑靨如花。
最近一次去書店,不經意看到一本關于孤獨的書,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想法——我想收集有關孤獨的書籍,一直很喜歡“孤獨”這個詞,太美妙了。猶記年中辭職,給自己安排了一趟間隔月,20天的旅程,在三座不同的城市留下了足跡,看似孤單地出發,旅途卻一點也不孤獨,始料未及地邂逅可愛的人、聽到向往的旅行故事,收獲了爆棚的幸福感,回程前在一家書店看到《孤獨小說家》一書,毫無猶豫地買下,剛落機,書也看完,我把此當做是這趟旅行的落幕儀式。
身邊的人都說我是個不喜歡冷場的人,善于自嗨,的確,我很喜歡交友,在社交過程中我往往是主動的那一方,但這一切都并掩蓋我本是孤獨患者的事實,陳醫生的診斷是正確的,我就是那個所謂的“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呀!沾染點有韻味的瀟灑,活得有種、有范、有料,有趣,我就我,享受孤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