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直在看剽悍一只貓,所謂貓叔的文章。看到他的故事,成長和改變。內心深處的那些夢想和渴望被激活了。截一張他文章里的語錄,一句話帶來都能像一把利劍直擊心臟。
一、對語文課的莫名偏愛
小學的時候我就喜歡語文課,不喜歡學數學,可是搞笑的是媽媽教數學。總結三方面:我想對語文科的偏好來自于遺傳吧!爺爺愛讀書,爸爸也愛讀書,到我這輩自然也對語文課有鐘愛。現在想來幼兒期開始,家里就給買了畫圖識字的書,較早的啟蒙了意識,還有一方面是我可能是右腦型的人,偏感性和記憶。
小學、初中、高中我的語文成績一直都是班級第一名,有時候年紀最高分。特別是作文課,經常被老師在課堂上念范文。那時候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最常跟別人述說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作家!
其實說起過往的經歷,不是要炫耀自己多牛!只是覺得這一點作家夢的火種始終在心里撩騷著,沒有熄滅過。
二、理想缺失的十年
你會問我:你覺得你這么厲害!那你有代表作嗎?你參加過哪些全國性的比賽?《最小說》《萌芽》大火的時候你在哪里?怎么不出來證明自己?好啊,現在互聯網時代個人完全可以打造自己,你的博客呢?空間呢?你寫過什么?表達過什么?
是的,這就是我的現實,有著良好的底色,卻揮霍著時間,浪費著才華!
一直到現在,看到貓叔的改變,兩年的時間,他的成長巨變深深震撼了我!起點低又怎樣?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從2008年大學入學到2017年十年彈指一揮間就過了。這十年的我忙忙碌碌,又碌碌無為。畢業5年先后做過銀行客戶經理、金融風控經理、自學過美容紋繡、踏入教育行業。始終沒有堅定的目標,太多誘惑,太多機會,什么都想嘗試的結果就是什么都不精深。
淺嘗則止是對生命最大的浪費!
二、1年等于3年,7年就是一輩子
這是來自李笑來老師的文字。我們8090后這一代人處在社會大變革時期,應該說對互聯網時代的大眾化認知普及是在2015年。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覺醒,開始學演講、寫作、外語和繪畫、思維導圖。每個人都想把握住時代的紅利,為自己做一次華麗麗的轉型。
而我也是這一波人中平凡而又渴望突破,卻也焦慮不安的一個。怎樣更好的挖掘自己的潛能?讀書、行路、閱人、高人指路。我缺少一個人生中的導師。已經錯過了這么多年的時光,現在于我來說,三個月就要完成一年的成果,七年就要活出過去一輩子的質量。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升級迭代自己!
我在努力閱讀,努力學習更多課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沒有形成核心知識體系,碎片化信息大爆炸的后果是自己更焦慮,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可是餐桌上的美食太多,胃只有一個!無從下口,怎樣才能吃到好又不會撐壞了胃。這就是我的糾結?
知識付費的時代,對學習的投資成為硬性支出的一部分,面對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繁課程,你怎么做?反正我是保守的,有時候是舍不得投資自己的!這是不是我畢業五年依然窮的原因?舍不得投資大腦,然后惡性循環!但是不假思索的買一堆課程回來我一定就能成長嗎?這些知識會不會有一些是偽知識,是在元知識的基礎上加工花哨后華麗亮相,滿足渴望成長卻迷茫的焦慮群體呢?
三、向著遠方 野蠻生長
2017年,希望是我成長改變的歷史元年。每個人都是一部自傳小說,劇情怎么轉變,自己說了算!
我要跟上這些導師,我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和你們不期而遇,這是吸引力法則的結果。寫作的火苗沒有熄滅,是它指引我找到了你們。
無論現在的我多么不起眼,但只要心懷熱愛,只要去行動,我定能順勢野蠻生長!為什么說野蠻?這是一種不被任何能打壓的力量,生生不息!
我已經找到方向,現在只需要行動行動再行動!
養成成功的習慣,從現在開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