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結束大學本科教育的我,離開已經學習于此、生活于此四年的母校——贛南師范學院,帶著一顆激昂的心,滿懷憧憬地踏上了務實創新、富有活力的銀坑中學(現江西省于都縣第七中學)這片熱土,真正由一個稚氣未脫的大學生突然轉變成一名人民教師,心中是惶恐的,惟有以滿腔的熱情詮釋我工作的全部;也可以說是盲目的,認為自己是蛟龍、高才生,是一塊做大事的料,像當老師這樣的工作,應當是非常簡單。理想終歸是理想,事實終究是事實,兩者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有時甚至會形成反差。
經過十年多的鍛煉,我明白了,我理解了,我也悟透了,教師這個職業也許注定是一輩子做“小事”的,與所謂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業關系不大。但是,若想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成功的、優秀的人民教師,卻又不是容易的。如何做到呢?十年多的三尺講臺生涯告訴我:小事可以有愛,愛看似無聲,回報卻是擲地有聲。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每天和學生打交道的我們,若總是高瞻遠矚,把眼光放得很高,不能從細節處、簡單事中入手,俯下身去傾聽學生、關注學生,那由此帶來的后果可能不是我們老師所能預料的。反之,若我們能把一件小事做好,也許回饋的東西會讓我們驚訝。
記得08屆有一個叫謝連珺的女補習生,成績一直不是很好,但很認真,因為班里的一個調皮的男同學寫紙條說了她幾句閑話:再認真也就考那么多,又什么用呢,還是補習生呢,真不知是什么腦袋。她看到后特別傷心,誰說話都不聽,上課也不學習就一直哭。經過調查,弄清事情原委后,我首先批評了這位男生,然后花了近兩小時做通他的工作讓他主動找到這位女生道歉。事情圓滿解決后,在一個周末的下午,那位女生突然出現在我的房門口,手里還提著一袋子什么東西,過后才知道是她特意叫她媽媽為我炸的魚,是橋頭本地的特產,因為她知道我是外地人。那一刻,我真真正正地體會到了愛的無聲勝有聲。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是的,細節很小,小到只是一個輕輕的微笑,小到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點頭,小到只是一句對學生簡短的鼓勵;事情很簡單,簡單到可能只是一堂課,可能只是一次面批作業,可能只是一次談話。但是,它們又很大,又很重要,可以決定你和你班級的成敗。
有一年的教師節,我的學生們送給了我一份意外、終生難忘的禮物。課間操做完后,班長把我從辦公室叫到了教室,我一看,全班的人都在,當我還沒搞清狀況,往講臺一站時,他們一齊向我鞠了一躬,并齊聲說道“祝李老師節日快樂”。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動了,盡管臉上的表情仍沒有什么豐富,但是都甜在心里,因為我的愛他們感受到了,而且還是高三的學生(一般老師的意識中,高三學生是最不領老師的情的)。
經此一事,讓我理解什么叫成功:這就是成功,這就是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的工作態度所帶來的效果,這就是“萬事不嫌小”的工作作風所帶來的回報。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我們每天做的事情看起來似乎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常規工作,但若是少了它們,我們怎么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怎么能成為學生的榜樣,從而來要求他們、規范他們?
印象中,十年多的工作生涯,我在出勤方面是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早操,每天都能準時到位,幾乎沒缺過。平心而論,我不是為了得到什么,也沒得到什么,和那些時不時睡睡懶覺的班主任沒有待遇上的差距。我更多的是希望由此來要求我的學生:我做到了,你也應盡量做到。成效是有的,已經畢業的一位女生曾經在電話跟我說道:“李老師,我佩服你兩點:一是你的脾氣變了些,讓我們敢親近了,打破了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規則;二就是你時間觀念真是太強了,很多時候在《運動進行曲》沒結束前你就早早地來到操場上,讓我們這些有點想睡懶覺的人都覺得心里過不去。經過你的兩年‘魔鬼式’訓練,我現在在公司里都沒有出現過因為遲到而扣工錢的事。”
回首自己這十年多的教學生涯,還真沒干什么大事,做的都是些平凡而瑣碎的事情。收獲的也似乎不多,不像農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不像科學家,進行發明創造;更不像商人,賣了商品,收獲金錢。聊以慰藉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些精神安慰獎:07年的“校優秀教師”稱號,09年、10年的“校十大標兵”稱號,“校級骨干教師”稱號,入選“校園名師風采欄”,2012年“縣高中語文骨干教師”稱號,2013-2015年“銀坑鎮優秀班主任”“銀坑鎮優秀教師”稱號等。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么一個平凡的崗位,既然選擇了這么一個充滿細節、簡單的工作, 那我就應該悟透也悟透了我的的工作性質:它像是春天里的一棵小草,綠遍校園大地;像是夏天里的一滴雨水,滋潤萬千學子;像是秋天里的一片落葉,化作春泥護著花;像是冬天里的一粒雪花,用融化換來來年的生動。那就讓一直我堅信和執著于:小事亦有愛,無聲似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