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與東坡,并非一見鐘情,也非日久生情。若要問我為什么愛上他,我只能答: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我生于中國詩書城-------四川眉山,這或許是我與他千年不解淵源之一.然而,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我與東坡不過是停留在課本詩詞上,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的老鄉罷了。要說走近他,還是上了大學之后。
? ? ? ? 蘇東坡名氣很大。凡我炎黃子孫,沒有幾人不知,他實在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也許,你們是從地名上知道他,如蘇堤東坡橋東坡鄉;也許,是從建筑物上知道他,如東坡書院,東坡祠,東坡紀念館;也許,是從菜肴上知道他,如東坡肘子,東坡肉;也許,是從古代服飾上知道他,如東坡帽;也許,是從書法上知道他,如”蘇體”,”蘇帖”,也許,是從繪畫上知道他,如他開創的”文人畫”;也許,是從日常用語中知道他,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天涯何處無芳草”,”春宵一刻值千金”;也許,是從膾炙人口的佳句中知道他,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許,是從散文中知道他,如《日喻》,《喜雨亭記》;也許,是從走過的許多地方知道他,如鳳翔,杭州,徐州,密州,潤州,黃州,潁州,登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當然,還有他的家鄉眉州,北宋的都城汴京,他埋葬的地方河南汝州。只要你去到這些地方,就似乎會看見蘇東坡的足跡,聽見蘇東坡的聲音。
夢醒時分
? ? ? ?蘇東坡的一生不得不講三個女人,妻子:王弗,續弦:王閏之,妾:王朝云。王弗,四川眉山青神人,她可以說既是東坡生活中的賢妻,也是東坡學問中的益友。但是,紅顏早逝,在宋英宗治平二年,王弗逝世,年僅二十六歲。從此成為東坡永遠的掛念,十年之后,東坡夢醒時分為她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 ?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王閏之是王弗的表妹,從小在蘇家長大,也是從心底佩服蘇軾,嫁給東坡之后,接替了姐姐照顧東坡,但是她并沒有王弗的聰明機智,并沒能與東陪精神相依。王朝云是東坡在西湖任職期間認識的明月樓小丫鬟,曾救東坡于陷阱之中,在主人出家之后,被托付給東坡,王閏之將其選作東坡之妾。王朝云曾說東坡,一肚子的不合時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她說懂得時局,也是懂得東坡的。三個王姓女子,在東坡的一生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卻都值得被歷史銘記。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如水之交
? ? ? ? 都說蘇軾一生風雨飄,起伏跌宕。但是那些風雨中相互扶持的友情,卻讓人羨慕不已。蘇軾有落榜神童馬輝、醉酒駙馬王冼、十里長亭送別的曾鞏…….相知相交,談人生談朝政,淡如水的君子之交。還有徐州老伯千里探望,獄中梁成照顧有加。真如東坡所講,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他宦海沉浮,歷領大郡,所到之處莫不有一群市井朋友,再多的坎坷,又算得了什么?
如蠶恩師
? ? ? ? 東坡之師,不得不談歐陽修。因歐陽修為東坡金榜題名時的考官,即成老師。話說東坡回到眉山。藏了老父和亡妻王弗,喪期三年滿回京。英宗早逝,朝堂之上一番風起云涌。拜見老師歐陽修時,歐陽修分析著形勢說:“王安石變法,此系舉國之事,焉能操之過急?過急則欲治反亂。我若在朝堂,實難再次面對失敗。吾老矣,功名利祿都無所謂了。”說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道: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天下起小雨,東坡拿起酒杯,一邊給老師斟酒,一邊道: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他們進入驛館,登樓而上,居高臨下,只聽歐陽修道: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樓臺上,兩位文化巨人在斜風細雨中并肩站立,看樓外風過樹搖,落花紛飛。
蘇軾一生,多次離京。
第一次,???????是母親去世,回四川老家奔喪。
第二次,???????是去鳳翔府做簽判。
第三次,???????是父親去世,他和弟弟攜兩口棺木回川。
第四次,???????是被誣告“販賣私鹽”,后來去杭州做了通判。
第五次,???????從“烏臺”監獄出來,被貶往黃州務農。
第六次,???????在“洛黨”,“朔黨”攻擊之下,出任杭州知府。
第七次,???????出任潁州,之后兩年閱三州。
他一生見證了大宋朝的五位皇帝,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來來去去,進進退退,朝堂之上,竟容不下一個忠心耿耿,滿腹才學的蘇軾。
他死之前,讓兒子蘇邁把自己的畫像拿到床前,定睛細看,說道:“這……便是,我……”接過蘇邁遞過的筆,用力在畫像旁寫下了總結自己后半生的詩: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靜靜地離開了人間,享年六十六歲。
? ? 天才,賢才,曠世奇才蘇軾,被封建帝王專制制度無情地吞噬了!
? ? 蘇軾,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巨人,廉吏楷模,思念家鄉的“岷峨”,卻死后也不能回去。他只有借河南汝州“峨眉山”幾個字,來安放自己不朽的靈魂。
? ? 那個豪放的詩詞家、創新的書法家、快樂的美食家、悲天憫人的慈善家、公正廉明的官吏、憂國憂民的良臣、熱情坦誠的朋友、疏河治水的工程師、豁達開朗的落魄者------蘇東坡,正慢慢地走到我面前,叫我如何不愛他!
?圖片均來自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