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4/4/2017《超級個體》吾愛廬
知識概述
碎片化時代利用好時間,提供四種策略:
1、加:增加碎片時間價值
碎片式浪費:
每天24小時,大部分人把時間都浪費在網絡、刷微信上面,耗費大約2個多小時以上,如果好好利用這個時間,可以搞定許多工作。先提前列一個“碎片化時間清單”,比如刷牙洗臉3分鐘聽英語早讀;乘地鐵或等地鐵25分鐘聽音頻課等;
二、減:減少切換成本
把同樣場景的碎片化任務放在一起處理,減少切換成本
三、乘:多線程疊加效率
多線程疊加效率:莫法特休息法,從一張書桌搬到另一張書桌,繼續工作。因為工作性質不同,一種恰好是另一種的休息。
具體做法:
按抽象與形象來分配時間:獨立思考分析一段時間后,畫畫思維導圖
按研究問題的不同角度:自己思考一陣子后,再找3個人一起碰撞;
按動靜交替分配時間:坐著工作,45分鐘后站起來休息,甚至keeP一下;
體力與腦力互相交替分配時間:工作之余,打掃衛生洗衣服
四、除:主動把任務碎片化
大任務拆解為碎片化任務;所有事情都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思考和執行,它們有不同的特性。
碎片化思考、大塊時間執行,就是這個碎片化時代的工作方式。
今日精進
看完四個策略,你對于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新的思路嗎?結合上周講過的WOOP,給自己設定一個高效能的計劃。
答:用加減乘除法來時間管理,運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加法:利用早晨起床到上班這段碎片化時間,都運用得非常到位,洗臉刷牙聽英語早讀,吃早餐時英語語音打卡;有時打八段錦時聽古典音頻課;乘地鐵時戴上耳機聽其他課程。減法:工作中需要領導簽字審核的文件全部準備好,統一交給領導簽字。(辦公大樓不在同一樓)。減少了我不必要的一趟趟地跑,降低切換成本。乘法:莫法特休息法,我經常運用,看書看累了,我就用拍打棒拍打身體或兩支手臂,打通了手上通往大腦的幾條經絡,只要拍打5分鐘后,大腦格外清醒。工作上,有些疲憊了,我就下樓與工作人員聊聊天,放松下心情,過一會兒再工作就沒壓力了。除法:主動把任務碎片化。寫超級個體簡書分享,絕大多數都要利用大塊時間執行,我先早晨聽古典音頻,到辦公室后見縫插針的看下文章,思考下今日精進的問題,然后到了晚上利用大塊時間來執行,在簡書上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