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會膩會煩,總會有一種逃離的沖動與憧憬。憧憬著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欣賞絕美風景,品嘗特色美食,聆聽感人故事,結識各色人等,感受著不曾感受過的,體驗著久違的欣喜與感動。
說走就走,雖有不舍,但仍欣欣然收拾行囊,心兒也早已飛到了路上,飛向了遠方。
初入他鄉,新鮮的山山水水,新奇的花花草草,稀奇的地方美食,迥異的風土人情,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眼球,撩撥著舌頭,撞擊著心靈。好奇、驚喜,填滿了心扉,哪里容得下其他?吃呀,喝呀,玩呀,樂呀,哪里想得起別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好看的美景,總有看厭的時候;再好吃的美食,總有吃不下的時候;再好玩的地方,也總有待膩的時候……隨著那種新鮮感、興奮感、滿足感漸漸消退,無論他鄉的天多藍,云多白,無論他鄉的山多秀,水多清;無論他鄉的樹多奇,花多美,無論他鄉的物多盛,人多好……他鄉所有的一切,仿佛突然間都失去了吸引力。那顆曾經激動無比的心慢慢地恢復了平靜。
那個曾經待膩了的地方,那個一心想逃離的地方,那個當初被忘的一干二凈的地方,此刻,如一粒小小的種子倔強地重新鉆進了心房,并在悄悄萌芽。此時想起她,心中是那么的溫馨、浪漫、美好。她的一花一草,她的一山一水,她的一切的一切……突然間從遙遠的天邊飄回到了眼前,由模糊,到清晰;由陌生,到親切;由厭煩,到喜歡。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那顆渴望逃離的心便又開始渴望馬上回到故鄉!
離家的時間越長越久,思鄉的情緒漸濃漸重。偶爾和身邊的人嘮嘮家常,排遣愁緒;也想方設法讓身體忙碌起來,讓大腦充實起來,讓內心豐盈起來,讓自己無暇胡思亂想。但無論怎樣,也抑制不住那粒飽滿的種子如野草一般在心中扎根、成長。心好像不再那么平靜,心仿佛又懸到了半空,那根柔軟脆弱的思鄉的神經便不能再輕易觸碰。人們都會識趣地心照不宣地絕口不再提家人、家事,免得思鄉的情緒四處彌漫、浸染。
即便這樣,有時也會不小心想起那時那景那人,心口不由得一陣收縮,瞬間擰在了一起,心中便會涌起一股難言的疼!有時甚至會抑制不住偷偷地淚濕眼眶!
此時身在異鄉,聽著賓館外隆隆的爆竹聲,望著窗外繽紛的煙花,朋友們的思鄉情緒又被勾起,不約而同地說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被無數人引用的話此時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這群身在異鄉的人的孤獨、寂寞、思鄉的情懷。‘’想娃了!‘’聽著朋友竊竊的低語,看著朋友落寞的眼神、低垂的眼眉,回想著往年一家三口過元宵節的情景,心口又不由得疼了一下。我知道,此時此刻,已經離家九天的奶爸奶媽們,多么想立刻回到家鄉,回到家里,將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擁入懷中:已經離家九天的孩子們,多么希望馬上回到家鄉,回到家中,圍在爸媽身邊……
人就是這么奇怪,無論外邊的世界多大、多美,待久了,便會無所適從、抓心撓肺。無論家鄉多小、多丑,離開了便會念念不忘、歸心似箭!
這就是家鄉的魅力!這就是無可替代的家鄉!那里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那里有我們的至愛親朋,那里有我們的喜怒哀樂,那里永遠是我們玩累了、鬧夠了最想回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