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鐵到公交,從等和擠到堵和擠,有人路怒有人焦躁,我倒是覺得一切再平常不過。偶爾被我先生問及要不要買一輛車代步,我總是笑著說不用。但是有時候,我承認擠公交擠地鐵確實諸多不便。
弱者總是有意或無意被忽略的
剛發現懷孕時才38天,因為沒什么異常情況和孕吐反應,我還是正常上下班,對于地鐵上有沒有座位坐,覺得無礙。但過了幾天后有點輕微見紅,遵醫囑在家里靜養了一周后,再坐地鐵上下班時,我的心情多少有點變化。
有一天地鐵里比往常擠得多,我本能地護著肚子這里不知道往哪里站才好??粗矍氨究梢宰?個人一排的位置只松松垮垮地坐了5個人,我鼓足勇氣對其中一個年輕的女孩子說“請問你可以往旁邊坐一下嗎?這樣還可以再坐一個人?!迸⒆犹ь^看了我一眼沒搭理,塞上耳機。
而在女孩身旁的一位男性卻站了起來對我說:你坐我這里吧,你還懷著寶寶呢吧?這讓我很意外也很感激,更感嘆這個男同胞的觀察力。他大約是根據我身上穿的防輻射服推斷出我懷孕的。
正當我舒了一口氣準備坐下來的時候,冷不丁被一個力大無比的手推了一把,然后眼前的情景讓我和那個男性都尷尬得僵在了那里:一個老奶奶搶在我前面一屁股坐在了那個男性讓給我的位置上。
隨后,那一排座位上其他幾個乘客突然齊刷刷指責起這個老人:這個人怎么這樣的?給孕婦讓的位置居然也要搶?
“我又不知道她是孕婦?!蹦抢先私z毫沒有打算起身的意思。
不是所有人都有義務照顧弱者
經過那件事后,我先生再也不讓我坐地鐵上下班了。我們達成共識,懷孕滿3個月前就由他負責接送我上下班,這樣比較安全。在這之后,我因為打算要順產,所以決定還是坐地鐵上下班,這樣每天能多一些步行的時間。
因為人纖瘦,加上是冬天,懷孕滿4個月時不仔細看還是看不出來我是個孕婦,這真是個麻煩的事情。上地鐵的時候,后面的人會用力推你;坐地鐵的時候,沒人會發現你是個孕婦;當你想找座位時,也不能仗著你是孕婦就讓別人謙讓你。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總是上地鐵的時候最后一個上,下地鐵的時候也最后一個下。站在地鐵里面總是先找一個死角站好,確保肚子不被撞到就萬事大吉。
后來月份越來越大,肚子也就顯懷起來。懷孕到7個月的時候因為可以晚1個小時上班,所以基本上坐地鐵時就不會很擠了。人少了,發現你是孕婦的人就多了。但這個時候依然沒有人給你讓位。
有一次我覺得有點胃不舒服,站在那里感覺自己快要站不住了,又不能蹲下來怕壓迫了肚子里的孩子。這個時候我滿車廂尋找空位,大約是這種焦慮不安的行為給察覺,一位中年女性叫住了我,叫我趕快去她那里坐下休息。
“我看你臉色不好,快來坐。要是不舒服下一站停站時,我陪你下去找站臺工作人員?!?/b>我看著這個中年女性,不知道除了謝謝還能說什么。
“我是老人,我更需要被優先照顧”
產假結束后,我還是坐地鐵上下班,卸了貨再擠車覺得再擠都無所謂。但到了周末帶孩子出去活動時,又碰到了新的難題。
第一個是公交場合喂奶的問題。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我只能充奶粉;第二個是孩子睡著了的時候不能放在嬰兒車里,只能抱在手里。如果是站著抱孩子,晃蕩的車廂非常不安全,而且路途如果長的話,根本吃不消;第三個問題是攜帶物品。尿布奶瓶紙巾和備用衣褲,基本上一出門就是大包小包,抱著孩子收放推車更是不便。
我先生總是叫我不要一個人帶著孩子出去玩,一定要他媽媽跟著。我覺得老人陪著出去,相當于把老人當傭人一樣,要么替你抱孩子,要么替你拎東西。覺得還是自己帶就好。
當你勢單力薄的時候,總是會遇到一些麻煩。當我從座位上站起來從嬰兒車后面拿出水杯給孩子喝完水后,正想坐下來,發現座位上不知何時坐著一個中年女人。我剛想張口說什么,那女的倒先開口了:哦你們不下車?。课乙詾槟銈兊秸疽氯チ四??要不我讓給你坐吧?
我真是無語,但也不想跟這樣的人爭論,就對她說:你坐吧。你年紀也大了。
那女的認為我話中有話,瞬間拉下了臉:我看你年紀不大,帶個孩子出來怎么也不見孩子爸爸一起。女人別死扛,叫你老公給你買輛車嘛,跟我們一起擠地鐵干嘛。
“我知道你需要幫助,但我也需要”
回到家告訴我先生,他憤憤不平,叫我以后不要再坐地鐵帶孩子出去玩了,弄得人家以為孩子爸爸沒用買不起車呢。
其實別人怎么想,怎么說,又有什么要緊呢?會像那個女的一樣說的,只能說明她自己買不起車而已。能買車的或者有車的,就不能用兩只腳走路了?
后來我再帶孩子坐地鐵出去之前,一定會盡量精簡隨身物品。孩子能走路以后,我就基本不帶嬰兒車出去了。如若孩子在路上睡著了,我就找個咖啡廳,小子歸小子睡,我歸我喝茶看書聽音樂。
但你不可能算得面面俱到。有一次剛上地鐵小子就睡著了,沒有帶推車,沒有座位坐,我只好抱著他站著。5站下來我覺得已經汗流浹背,又想讓小子多睡會兒。到虹口足球場的時候因為很多人下去,終于有了空座位。
可是我抱著孩子慢了一步,這次是一個中年男人,他看也沒有看我一眼就把眼前的位置坐了。我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就跟他說:爺叔,不好意思,我抱著孩子實在站不動了。你能讓我坐一站喘口氣嗎?我緩一緩就好。
誰知對方來了一句:不好意思哦,我也不舒服。你看我剛剛從醫院看病回來,我血壓高,站著要中風的。我看你也太累了,不行就把孩子叫醒吧。
“喂,把你位置讓一下”
正因為很早就開始習慣不用嬰兒車,小子只要是跟著我出去,都是自己走路不要抱的。見我不聽勸依然帶著孩子擠地鐵,我先生擠時間周末帶我們出去,并且一直勸我去學開車。
而我認為車子是消耗品,家里有一輛車就可以了,加上我的收入養車也勉強了。而且給我買了車,等于以后更沒有一起出去玩的概念了。所以到現在為止,我依然堅持不學車,不要車,綠色出行。
有一天下班,我和同事一起坐118回家。站了一站路后我們面前的一個乘客下車,同事叫我坐,說她還有一站就到了。我坐了一站后,上來一批人。突然,有一個老人走到我面前拍拍我,對我說:喂,把你位置讓一下。
我和同事相視了一下,都有點張二摸不著頭腦。讓人讓座有這樣命令的?
我想起來以前微博上報道過的“90后女學生不給老人讓座,被眾人指責委屈痛苦”的新聞,覺得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況且跟這樣的人說道理就是浪費口舌。
弱者的周圍,總是弱者比強者更多
至此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陳先生一直要我去學車,要買車,要開車的原因了。你身處什么樣的一群人中間,你就不得不迎合這群人的處事方式。如果你看不慣,或者受不了,除了自己離開那個圈子,別無他法。
不是所有弱者都有義務幫,也不是所有弱者都不值得幫
我們家樓下有個老伯伯,我總是看到他一個人拄著拐杖慢慢爬樓梯,挎著包自己出去買東西。他只有一個胳膊,年紀又大了,樓下鐵門很沉,開和關對他來說都很費力氣。每次我總是習慣幫他把門推直,看著他進了自己家或者看著他家子女接了他,我才進門或離開。
老伯伯為了表示感謝,曾經送來很多他覺得珍惜的東西:60年代的藥皂、幾個缺了口子的杯子、幾包咖啡、幾顆糖......我婆婆覺得奇怪,為什么要送這些沒用的東西。
誰都會變老,誰都不可能永遠是強者
最近一次下班回到家,我又在家門口看到老伯伯。他好像舉步維艱的樣子。我開好鐵門撐著讓他慢慢進來,他很著急可是顯然一步也走不動。我把鐵門輕輕擱著,攙著他一步一步挪到門口,但他怎么也走不動了,按了家里門鈴發現他女兒今天不在,老伴在樓上除了一個勁罵他這么晚回來、一個人出去買什么東西啦之類的話。
沒辦法,我按了門鈴叫我先生下來幫忙。終于把老伯伯送到了家。一層樓梯用了半個多小時,兒子在樓上一個勁叫媽媽你快上來。
那天我媽媽難得在,事后她說:我沒想到你能這樣對待一個陌生人。
“我只是不會對所有人都很熱情而已。但這不代表我眼看著別人需要幫忙坐視不理。你將來要是老了,走不動路了,也會需要有人肯幫你。”
很多人拼命想讓自己變強大是為了不被欺負。但真正的強者,從來都不避諱幫助別人,也不計較得失,不會索要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