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天天買花,有用嗎?哈哈
? ? ? 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聽到父母在家里議論一些愛玩花樣兒的孩子,他們總會說一句:他們鼓搗那些,有用嗎?
? ? ? 多年以后,當我的女兒已經十歲,看到她在擺弄一些玩具布偶娃娃,我也會脫口而出:? 你天天給娃娃們排練節目,有什么用處啊?
? ? ? ? 哈哈,輪回啊輪回,這就是最簡單粗暴的展現。
? ? ? ? 一個孩子喜歡一樣東西:? 無論是被父母們談起就色變的電子游戲,還是普通的捏個橡皮泥兒,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東西對學習有用嗎?這個對孩子未來有好處嗎?
? ? ? 衡量一番,只要有好處,有用處,不論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不論是否是孩子的興趣點,父母們就會不惜千金萬金去培養,去教導,去為孩子擴展。
? ? ? 反之,如果父母覺得沒有用處,會牽扯孩子的精力,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不論孩子是否有濃厚的興趣,不論孩子是否會哭爹喊娘的哀求,父母們會一律沒收,銷毀,束之高閣,藏于背后。
? ? ? ? 所以,一代又一代,可憐的父母心,為了孩子能夠成為有用之才而不停奔波勞累,滿頭華發,委屈心酸無處訴說。
? ? 而孩子們呢,一批又一批的成為流水線上的標準化“有用”產品!繼續重復著父輩們年復一年的生活!沒有創意,沒有生機,沒有覺知,不敢動彈,不能聲張,活在做什么都要“有用”的固有模式里!
? ? ? 于是,一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焦慮感覺擴散開來,一種追求“物質極大顯化”的集體潛意識彌漫在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內心最深處!
? ? 我們每一個人身處其中,都在受其莫名的牽引而不自知!
? ? ? 我們不自覺的會對有一些愛好的人,報以懷疑的態度:? 他天天玩兒這個,能當飯吃嗎?能養活自己嗎?
? ? ? 你做這個,有用嗎?能當飯吃嗎?
? ? ? 多么輕松平常的一句話,抹殺了多少孩子的天賦?淹沒了多少成人的希望?…………
? ? ? 曾經人們會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而現在父母們普遍感到閱讀對成績提高有用處有好處,于是千方百計的讓孩子喜歡閱讀,讓孩子坐下來看書,哪怕這是一個做手工做得超級出彩的孩子,哪怕這是一個運動天賦超群的孩子!你就得給我安靜下來,乖乖的閱讀!跟著大部隊走,一二一!? ? ? ? ? ? ?
? ? ? ? 我們就這樣活在社會集體無意識的一種強大力量之中,忘卻了我們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 ? ? ? 大自然里有高聳入云的松柏,也有枝椏四散的灌木;陽光雨露,從來未因為松柏高而多給予,也從來未因為灌木低就少照顧!大自然寬厚溫和的愛護每一個存在的事物!而且每種事物在大自然里都有其獨特存在的價值與光彩。?
? ? ? ? 而我們人類呢?我們大多數時候,因為松柏可以打造高級器具,感覺更加有用,而希望整片森林都是松柏!我們決不允許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成為灌木!盡管灌木叢在裝飾裝點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我們依然喜歡去做松柏!
? ? ? 這就是我們的“有用”論調!我們基本不看每個人存在的獨特價值,我們只看一個人是否符合主流配置需要的技能!我們不關心孩子們的天賦基因,我們只關心他們未來是否能夠輸出用處!
? ? ? 不過,如果深入觀察,會發現一個巨大的諷刺,那就是:? ? 我們一方面對著孩子天天嘮叨:你看某某某(一般是同齡的所謂優秀孩子)習慣多好!多么聽話!? 另一方面在內心的隱秘之處又在悄悄地羨慕嫉妒恨著:馬云那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 ? ? ? 哈哈,內心深處,我們一方面想要脫離千篇一律的生存模式,另一方面又死死控制著孩子走在主流配置的道路上!
? ? ? 那是因為: 我們有一顆恐懼的心:如果孩子不是主流配置,他就“沒用”,他就會有各種各樣我們腦補出來的:孩子未來活的很慘的畫面!
? ? ? 而事實會是這樣嗎?會是這樣嗎?
? ? ? 事實是喬布斯、馬云和另外一些“沒用”的孩子重新定義自己,精彩豐富著這個世界!
? ? ? 哈哈,因此,最后我邀請你在看完這篇文章后,在生活里保持覺知:
? ? ? ? 當你說出,當你聽到:
? ? 這個有用嗎?
? ? ? ? 馬上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