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善變的動物,無論是情感,還是味覺,都會因時間而變化。以前很喜歡的食物,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就討厭了。而明明很討厭,一看到就想吐的食物,可能不知不覺中又喜歡上了。
對于我來說,從小不喜歡面條。無論是煮面、炒面,一看到就覺得喉嚨梗塞,胃口不佳。
上了大學之后,要是想自己開小灶,最便捷的方式,就只有煮面了。因為面方便存儲,經(jīng)濟實惠,又不需要廚藝。
那時,對于面條,還說不上喜歡。每隔幾周,就會到超市備幾包面,囤在柜子里面。在宿舍餓了時,就煮一壺水,抓一把面扔進去。實習時,每天下班后回到空無一人的宿舍,燒水煮面,邊吃面邊看電影,也不覺得沒有加油加肉的面難吃。
如今,在我心中,面條算是最好吃的食物之一。一個人做飯時,仍是會煮一鍋水,丟一把面條,等到面快熟時,放幾片菜,再敲一個雞蛋,悶上一會,撈起來了,加幾滴醬油,一餐就能夠愉快的解決。出門聚餐時,別人點飯,我卻仍會選擇吃面。日本拉面、韓國泡面、蘭州拉面、清湯面,只要是面,就覺得心滿意足。
有什么食物是以前討厭,現(xiàn)在又喜歡上的呢?就這個問題,我扒了身邊朋友們的食物變遷史。最多被人們討厭的食物,就是蔥、芹菜、香菜這些有刺激味的食物。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大家都是因為五花八門的原因而對食物改觀,我挑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故事。
芹菜
以前不喜歡,冥冥之中又喜歡上了。
五花肉
以前完全不會吃五花肉,覺得咬上一口雞皮疙瘩就冒出來。但現(xiàn)在偶爾會吃一兩口,也不算愛吃,可為了增肥,也會讓自己吃幾口。
芥蘭梗
以前覺得芥蘭梗太難吃了,完全不會接受,只愛吃葉子。后來漸漸能接受它了,覺得還蠻好吃的。
胡蘿卜
小時候家里養(yǎng)過兔子,那時我經(jīng)常喂它吃胡蘿卜,可能覺得不能搶人家東西吃吧,所以就不吃了,最后就不喜歡吃了。后來在偶然間,在吃火鍋時吃到了胡蘿卜,當時覺得挺好吃了,所以就喜歡上了。
茄子
有次我把茄子摔到地上,它當即變得稀巴爛了,看起來好惡心,從那之后我就不吃茄子了。直到有一次,室友跟我說,他以前也不吃茄子,后來鼓起勇氣吃了。我當時覺得,他Y都敢吃,我為什么不敢呀。于是就吃了,入口時,覺得沒想象中那么惡心吧。雖然不算很喜歡,但現(xiàn)在也可以接受了。
柚子
小時候,有次調(diào)皮,腳踩到玻璃碎片,裂了一個大口子,也流了很多血。那會剛好是中秋節(jié),家里都會買柚子。我媽看我傷著痛,就遞給我一片柚子。我撕開柚子皮,看到果肉的那一瞬間,就像撕開我腳的皮,嚇得我當即對柚子反感。不過,時間過了那么久,也沒有那么討厭柚子了。
饅頭
以前總覺得饅頭這種食物是反人類的,沒有任何味道,為什么會有人喜歡。每次吃饅頭都會想辦法往里面塞各種肉。后來大了之后,有段時間為了減肥,晚餐都餓著不吃。有次下班餓到不行,路過包子店時,看著白花花的饅頭,就真的流了口水。想想自己還真狼狽,摸摸肚子,不爭氣買了個饅頭。邊走邊啃,饅頭又柔又香,熱氣散在口里,當時覺得,饅頭太好吃了。
也許,喜歡上一種食物的理由,并全因為美味吧。在《住在清潭洞》里面,女主說到“我喜歡吃面的理由也有可能是因為便宜,也不用想著錢硬吃下去,可以按量吃。”
但討厭一種食物,也并非全是味道的問題吧。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小時候明明那么討厭某一種食物,長大卻喜歡得缺之不可。
有什么食物你以前喜歡,
現(xiàn)在很討厭的呢。
我們來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