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了一個問題:“孕婦怎么會疼的爬窗戶再跳樓?孕婦屬于宮口近全開了,醫生護士呢?”
或許這個網友不了解生育的相關知識,而且看新聞的描述也沒看懂,針對這個疑問我整理了一下思緒,寫下了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一年半之前我生了兒子,從早上就開始痛,后面越來越強烈而且有規律得兩三分鐘一次,痛感持續了十一個小時后順產生的。
醫院一般安排沒有開指的準媽媽待在待產室,開指了后才能進產房,而且進了產房就必須兩腿分開踩著腳踏板、半躺產床上了,不給坐起來、不給下地走動的。
去醫院后換了病號服先待待產室,不管多痛都忍著,走或坐或躺或站都行。醫生護士非常忙,他們只是隔十多分鐘來查看而已,有開指的就要進產房去順產了,特殊情況(如下體出血、羊水渾濁、羊水流出很多)的準媽媽就會被推進手術室去進行剖腹產。
我是開了三指后才被主治醫生領進產房的,走進去然后就半躺在產床上然后簽有關順產的同意說明書,然后醫生就開始給我的左手腕插上點滴針頭,應該是催產素來的。
所以,以我的經歷來看,陜西的那個產婦應該還是待產階段而已,還沒開指、還沒進產房,所以她宮縮疼痛難忍就隨意走動了。在待產室的話,醫生護士不會分分秒秒守在那里的,但他們會有規律地進來查看。
別說宮口全開,就算宮口開了兩三指,醫生會把她領進產房了。進了產房就不能隨意下地、隨意走動的了,必須乖乖半躺在產床上了。所以,從新聞里描述的情節來看,陜西的這個年輕產婦還沒進入即刻分娩的環節。
我傾向于“陜西產婦對丈夫和婆婆失望的”言論,或許丈夫和婆婆對她的關愛不夠,甚至要求苛刻,導致她心理陰影大,加上年輕女子從未經歷過如此強烈而長久的劇痛,于是受不了就跳樓了。
唉,真令人痛心!十月分娩是個辛苦而漫長的過程,而她卻不能體會瓜熟落地和初為人母的幸福,真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