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選擇。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每個人都面臨太多太多選擇,選擇恐懼癥已成為現代人的一大病癥,什么選擇決定一生,選擇往往比能力更重要等等,諸多強調選擇重要性的聲音聒噪在我們耳邊,遮蔽雙眼,亂人心智,在每個選擇前誠惶誠恐,好像一旦做出了什么錯誤選擇,人生就會掉入無底深淵,萬劫不復。選擇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 ? 最近由于家庭變動和其他原因,觸發了我很多關于選擇的思考。
? ? 2014年研究生畢業找工作,宿舍里7個人,其中2個人選擇留在北京,其他4個人選擇回到家鄉或者離家很近的地方,一個去了廣州的某廳,一個去了成都的某局,一個去了浙江的高校,最后一個芳小姐去了河南某個三線城市的銀行,只有我只身一人去投奔離家千里之外的男朋友,也算是二線城市吧?,F在老公由于工作原因調動了,我需要重新找工作,而芳小姐最近也因為一直找不到男朋友,發誓要離開那里,奔向大城市。我們兩個人都面臨重新選擇。當時芳小姐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去愛爾蘭孔子學院當老師,二是去銀行,在糾結很久之后,選擇了后者,理由是前者過幾年回來后還得再次找工作,后者照顧家人而且相對穩定。(順便插一句,我在當時也充當了她選擇的幕后黑手,現在對她很是愧疚)我當時其實連留在北京或者去其他地方的想法都沒有,直奔男朋友。
? ? 仔細分析了一下,只有我倆是地道的農村人,就是在地里摸爬滾打種過莊稼的,也只有我倆去了相對落后地區。是出身限制了我們的眼界?眼界決定了我們的選擇?真的是小時候的貧窮限制了我們對于未來的想象?難道當初的選擇真的是錯誤的,甚至決定我們一生?細思極恐,恐懼無邊……直到我看到這本書的這個章節,心底才有了答案。
01? 從心出發,作出選擇。
? ? 選擇都是從心出發的。我們面臨多個選擇的時候,其實內心在第一時間就已經有答案的,只不過有的時候想太多或者其他外在因素參與進來,讓我們內心迷亂,開始懷疑最初的選擇,一時不知陷入糾結,不知該如何抉擇。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遵從內心,從心出發。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心安無悔。我是為了男朋友,芳小姐是為了家人,我們都依從了自己的內心。
02 任何選擇都有局限性,選擇可以不斷被修正。
? ? 任何選擇都有機會成本,你選擇了A意味著你必須放棄BCD。任何選擇都有局限性,即便你覺得A是最優選項,但那也只是在當時的情境下,當時的認知系統中你認為的最優選項。既然任何選擇都有機會成本,都有局限性,因此選擇也就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 ? 一個選擇當時看來可能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多年后,一個新的選擇也可能顛覆原先那個關鍵的選擇,使人生走向一個新的方向或者重新回到曾經的軌道。所以選擇是可以被修正、被重塑的,單次選擇的重要性也許被我們高估了。但也并不意味著被修正的選擇就毫無意義,甚至是對人生產生負面影響。我和芳小姐的選擇可能都要面臨被修正的情況,但我們都認為當初的選擇并非錯誤,我愛情修成正果,她幫家里買了車買了房,最近也參加了中層競聘,我們都在各自選擇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地經營著,像花兒一樣綻放著,這樣選擇的結果何錯之有呢?從整個人生的視角來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再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某些我們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變,但無論如何選擇,某些深刻的經歷和體驗會被永久的保留下來,成為我們人生中無法改變的印痕。選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走選擇之后的路。
03 最終帶你走向目標的,是你自己。
? ? 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就會有什么樣的選擇,人的本性決定選擇;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人的本性決定人生。按著這個邏輯,選擇和人生都同一個根本指向,是同一棵樹上的兩個分枝,二者并不是具有決定關系。選擇并不能改變我們內心的特質,不管做出了什么選擇,你的內心的某些東西永遠不會改變,而最終帶著你走向目的地的,也不是某一個選擇,而是那些在你內心永遠不會改變的東西。你是一個不甘寂寞,向往繁華的人,那么偏僻寂靜窮鄉僻壤不會困得住你;你品性淡然,與世無爭,那么人間紛擾怎么會跟你有關?
? ? 所以,古希臘古城特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著神諭——“認識你自己”,這是上蒼對蕓蕓眾生永恒不變的旨意,我們應該窮其一生而為之。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觸動你心靈的部分,請你喜歡或者關注我,你的鼓勵和認可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