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親子共讀,關于走丟的繪本也看了不少,也經常告訴小果假如和家人走丟了,該怎么辦?沒想到,不經意間我們真的經歷了兒子走丟。
一.
和小姨全家去看新房,這個像愛麗絲公園一樣美麗的小區里,一切都是新鮮而又陌生,還沒有多少人入住,一片安靜美好。孩子們撒歡地玩。和小田玩了一個游樂場,姨父又提議到另一個兒童樂園玩一玩。還沒走近就看到一片潔白的沙灘,孩子的天性就愛玩水和沙,兩個孩子飛奔過去,可爸爸卻著急地喊小果回來,爸爸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過敏體質容易粉塵過敏。而小田已爬上梯子,用小桶裝滿了沙子往上運。小果想玩又不能的焦急和憤憤一下就爆發了!媽媽耐心共情似乎效果不佳,請他體驗別的滑梯也是毫無興趣!只見小果從滑梯上邊滑邊說:一點都沒意思,這也不讓玩,那也不讓玩,我還去剛才的游樂場了。說完竟徑直跑了。一不小心還重重地摔了一下,沒等我們反應過來,甩給我們一個背影不見了。
因為在小區內,我們也沒多想,爸爸他們一行人回新房看看,我一個人負責追孩子,在第一個轉彎處已找不到人了,我竟有點迷路了,遲疑了一下一直往前走,轉了一大圈,終于來到了游樂場。卻發現小果毫無蹤跡!我想,這小子跑的還挺快,不會是玩完回新房子了?于是打了個電話沒有回家,又給果爸打了個電話問見到孩子沒,也沒有,這時我才意識到可能走丟了。果爸倒很淡定還說:丟一次長記性!我卻有些著急。在這個空空無人的院子里我邊走邊呼喊孩子,一次又一次沒有回應,從不擔心到瞬間無數種場景在腦子里轉悠:會不會摔倒?會不會受傷?會不會被陌生人帶走?會不會自己跑過馬路?....
嚇得我心都堵到嗓子眼了。但又一想不會的,他一定會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才稍稍安下心來。決定回到原地再看看,我也有點迷路了,這里每一棟樓其實也都挺像的,給爸爸打電話,他四處尋找也沒有發現孩子,我轉了幾圈后回到了小果跑開的游樂園的路上,邊走邊喊,忽然聽到了一個抽泣的聲音回應,“我在這兒呢”。我發現在游樂園旁邊一扇門下一個小小的抽泣的身影。
我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來,我奔過去抱著孩子。小果早起泣不成聲說:“媽媽,你們是不是拋棄我了,讓我在這里自生自滅呢?”
“我走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那個游樂場,我只好原路返回,到了這里發現你們都不見了。”
“我明明看到爸爸在這邊的路上,可也沒有,我站在滑梯的高處張望,沒有見到媽媽,大聲呼喊,也沒有見到媽媽。”
“我累了就坐在這里想,難道你們把我拋棄了,爸爸媽媽都不要我了嗎?為什么不回來找我呢。”“難道也像希利爾講世界史里面說的,有些爸爸媽媽拋棄了自己的孩子,你們也要讓我自生自滅了嗎?”
“我等了好久,也沒有一個人從這里經過,我也沒有電話給你聯系,我想還是在這里等吧。"
“我不敢去見爸爸,我怕他吵我!”
小小男子漢也哭了,我緊緊地抱著兒子,慶幸我們又找到了彼此.
先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情緒出口。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你,不離不棄。
贊賞孩子選擇了一個最正確的方法,原地等待。
親身經歷錯誤總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先從情緒安全聊聊再總結走丟的應對方法。這一次可是繪本故事的真實再現。
各種在商場超市,游樂場,交通站走丟如何應對,單就沒有在無人的場所怎么辦,好好再補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