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不想嫁的“就是我爸那種人”。
在公司一次閑聊中,小茴的話,差點讓我們驚掉下巴。按理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爸爸是女兒的男神,本應該是崇拜和喜歡,何處此言?
“你爸爸對你不好?”我們好奇地問。
“對我還好,為人也好,就是對媽媽不好。”小茴低著頭說,這個話題似乎引起了她一些不愉快的回憶。
“一想到媽媽的婚姻生活,我就對婚姻產生了深深的絕望,甚至想過不婚。”
小茴來自農村,是獨女。母親嫁給父親的時候,家里很窮。
但母親是一個特別勤勞的婦女,來到父親家里以后,就開始種菜,并把菜帶到集市上販賣;還種植棉花,山藥,因為種植得好,有固定的收購販子,會在收獲的時候,來找她媽媽回收。
家里經濟收入越來越好,還蓋起了新房,村里人都夸父親:娶了一個好媳婦。
但母親懷孕以后,一切都變了。
母親懷孕以后,便只種菜買菜,不種植棉花和山藥了,家庭收入急速下降。父親便明里暗里指責母親“賺得少”。而且父親在母親懷孕期間,家里明明養著十幾只老母雞,卻從來沒舍得給母親吃一只,“一只雞可以賣十來塊錢呢,吃了多浪費。”
父親也從未帶母親去產檢過,很多時候母親就一個人走著去,走到鎮上來回要三個小時,經常有好心人會沿途帶她一段,連一個陌生人都心疼母親,父親卻依然在母親去產檢的時候,去打牌。還說“又不是生孩子,她自己去好了。”
母親預產期那天,本來是要去醫院的,但肚子疼得厲害,上廁所出來的時候,扶著廁所的門(鄉下廁所在房子外面),竟疼得站不起來了。父親居然在旁邊說 “能不能快點,再不走,我要去打牌了。”絲毫沒看到母親痛得蒼白的臉,最后還是路過的村民看到,批評了父親,并幫忙送母親一起去醫院的。醫生說“再晚一點,母女都要處于危險了。”
后來母親生了她以后,因為要帶她還要喂奶,便連菜都不種了,父親便更嫌棄母親吃白飯了。
有一次,父親不在,母親受了寒,想上街買些生姜,熬制姜茶。奶奶居然只給了母親2塊錢,還陰里陰氣地說:“我們那個時候生完孩子,可沒錢吃這些”。本來以為父親會站在母親這邊,沒想到父親居然附和奶奶說:“就是,女人生個孩子,哪有那么嬌氣,我回頭說說她。”
這些事情,母親曾未與她提過半分,還是鄰居與她說的,她實在是不相信:自己的父親居然是這樣一個人。
但之后,便是她眼里看到的父親了。
父親賺得不多,但卻窮大方,經常請朋友吃飯,那個時候,一頓飯就能吃掉一百多塊錢。但母親買一件幾十塊錢的衣服,卻要被父親數落幾天“一個農村婦女,窮打扮什么!”
父親經常會把朋友叫到家里吃飯,母親要燒一大桌的菜,忙得像個陀螺,但吃飯卻從不叫母親上桌,飯后母親還要收拾碗筷。
父親從來沒帶母親上過街“一個女人,好好在家里呆著就行了。”但自己卻隔三差五和朋友上街胡吃海喝。
父親從來不做家務,卻要求家里要窗明幾凈。她有的時候,心疼母親,幫母親一起做家務。父親卻說“你好好學習就行,家里事情讓你媽去做就行了。”然后自己就堂而皇之地坐著看電視。
........
一想到可能會步入這樣一段婚姻,她就對婚姻產生了深深的絕望。
一個女兒要對父親有多失望,才會說出“最不愿意嫁給父親這樣的男人”。
最可怕的是,這樣的父親,并不是個例。
以前看過一個國外的小視頻。父親去女兒家做客,卻全程如坐針氈。女兒邊在接客戶電話,邊操心熊孩子,順手給他脫下臟衣服放到洗衣機,同時還兼顧廚房做飯。
而女婿呢,卻在氣定神閑地玩電腦、看電視、喝咖啡(連這杯咖啡都是女兒倒的)。
他在女兒身上,突然看到了妻子的影子,這些年,妻子就如女兒一樣,終日忙碌,而自己就是那個只顧休閑喝咖啡的人。
他很心疼女兒,卻發現女兒,似乎早已習慣了這一切。
帶著愧疚,他回家第一次主動拿起臟衣服,準備放到洗衣機,卻迎來了妻子詫異的目光。
他或許可以改變,但女婿呢?
若是自己之前可以主動和妻子承擔家務,那女兒就會知道:家務需要兩人共同承擔,也不至于像現在這般辛苦?
女兒當初是否也想過:最不愿意嫁給“像父親那種人”?
希望所有男人都能夠像短片里那樣,能夠早點認識到:家庭責任包括家務,需要共同承擔,而不是每個月交完工資以后,就當是請了個全職保姆。
如果你做不好父親,你的女兒將來可能就會成為你妻子現在的樣子;而你的樣子,就是女兒的噩夢,卻也有可能成為女兒將來老公的樣子。
別讓自己成為女兒“最不想嫁的那種人。”
一個男人最大的成功,不是賺了多少錢,有多大的威望,而是成為“女兒最想嫁的那種人。”
作者:涵露微微,情感擺渡人,情感是人一生的修為,雖不能與你一路同行,仍愿從你的世界走過,修一支小船,渡你靠岸。關注涵露微微,每天在這里,和你一起,覽盡世間大情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