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在演講群打卡練習羅輯思維的主題:稀缺。里面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位做創意廣告的朋友架子特別大,甭管客戶多牛,想讓他給出創意,必須上門拜訪。 他是絕對不會到甲方的辦公室的。
他說他這樣做的目的有三:一、現在真正稀缺的不是生意,是時間呀!我不去客戶那兒這本身就省了時間;二、別用這種門檻去篩選真正有意向的客戶,其實更精準吧;第三、客戶來我這兒跑了一趟他付出的時間成本。他就會更在意這個合作,才更有利于推動這個事兒
隨著時間越來越稀缺,大家的各種博弈的模式,其實也在發生變化。
正如讀書達人萬維剛讀完《臥底經濟學》他說:掙錢的真正秘訣。那就是塑造稀缺。
做什么事之前,先想想你能做什么?你能做的別人能做嗎?憑什么別人能做的,你還可以做?老板與領導憑什么把同樣別人能做的事,交給你做?或者是即使花高價錢,請也要請你去做!
這就是你能做到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嘛!
那什么是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接下來會講。
二、
為什么要講資歷?就是因為別人做得久嘛。
你要相信這么個道理:沒有不行的行業,只有不行的公司。
以筆者近7年的工作經歷(七年就算是一輩子的呀):
1.曾經天天講要沒落的行業,現在仍然過得風聲水起,國內市場不行,就搞國外市場嘛;
2.曾經看起來一般的同學或朋友,畢業后就專研一個點,或讀書讀成了博士,或研究成為了專家,或做生意成 了老道的生意人,或從政練就了領導的氣場與格局觀;
3.平臺造就個人,個人有本事了,才能把平臺做成自己的舞臺;
4.不要只看到表面的風光,背后的辛酸才是最大的財富;
至從我決定成為一個持續行動者后,我愈發覺得:完整做成一個事情或作品的重要性。 任何再簡單的一個動作或習慣,能夠完整都不是那么 容易。
投籃,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投籃姿勢固定化,機械化,投上100個,投籃命中率肯定提升;
早起,你只需要設100天鬧鐘,以后即使沒有了鬧鐘,到點了,你一樣就醒來了;
寫作,你天天寫幾百個字,一天一天寫,以前頭痛的800字,現在寫個1000字,好像才吃半碗飯,寫上2000字才是家常便飯,寫上3000字,那是才正歡;寫上4000字,那是玩得很自嗨了......
......
人生就像跑步一樣,一件事持續做下去,總會有收獲的;
三、
做過管理的人,其實最不喜歡的人,就是團隊里有喜歡抱怨的人。
當你在給團隊做思想統一工作時,他偏偏喜歡獨樹一幟,表現自己的獨特性;
當你在找問題時,他在給你找理由;
當你在鼓勵大家頭腦風暴時,他在給你鉆牛角尖;
當你在人前這么說時,他卻在背后胡亂說;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就是學會如何讓別人看到自己舒服,如何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積極性。
四、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一切都是有成本的。所有交換的前提是:你要有相應的資源。否則,談判根本沒有基礎。
你想要別人手中的蘋果,首先你得有別人想要的梨子;
你想有貴人相助,首先你得讓別人從心里認定未來你有可能具備成為別人貴人的潛質;
你想讓別人喜歡你,你得先喜歡別人。這世界就是這樣:愛人者,人恒愛之。
客觀世界也是有生命力的,只不過你沒感覺到而已。
五、
看過《把信送給加西亞》,全書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在19世紀美西戰爭中,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傳奇故事,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輕中尉——安德魯·羅文,沒有任何推諉,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這名挺身而出的年輕中尉,就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這樣的人,放在現在這個社會,又如何能不值錢呢?!
敢于擔當,有責任感,能創造性完成任務,這樣積累的信任感,想不重用的人,怕是都難吧。
六、
歷史上有名的趙括,幾乎是一個無人不知的“名人”。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貿然進攻,結果被秦軍打敗。 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這樣的結果是很慘的!
夸夸其談的人,不值得信任。
總結一下:
001 要想讓自己值錢,首先讓自己成為那一個稀缺性的人;
002 持續去做成一件事,時間會讓你成為剩下的那一個稀缺性的人;
003 值錢的人,一定是正能量的人;
004 值錢,是因為你有價值對等交換;
005 信任感,是無形的財富;
006 值錢的人,都是結果導向性人。
后記:
由于生活有所變動,盡量想爭取日更,發現需要時間太多,嚴重感覺輸入太少(此文基本被謝某某認定為“垃圾!”)
但為了保持持續行動者的踐行,先保證把量積累起來吧,后面慢慢把質量精進。
成長從來是自己的事,要容忍不完美,承認錯誤,有問題,才有進步。
我是木華益,如果您有好的建議,不妨跟我說說,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