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初,一對致力于文學研究、教育的兒女親家,一面創辦著《中學生雜志》,一面深感當時國文學習存在的諸多問題、開始合作撰寫《文心》;一個月寫兩節,兩個人輪流寫,一年半后完成。于1934年出版,廣受讀者喜愛,曾經多次重印。這兩位作者就是: 夏丐尊,葉圣陶。
有人看到這本書緣起,是寫給中學同學和老師的,覺得太過"初級"。我認為,說這話的人才是真正的初級!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夯實、穩健的"根基",其它所有的繁飾縟綴都是枉然!而且,作者用寫故事的手法"教授"學問,以當時的時局社會作背景,讀來既不枯燥,又間接看到了、那個動蕩年月的一處橫截面。
對于想學寫作的朋友來講,這本書如同茫茫學海里、親近眼前的一座燈塔: 指明方向,照亮你的路;亦如一位循循善誘的恩師: 提供學習方法和寫作規則,使你真正"入門"。處在微時代的我們:閱讀"碎片化",自媒體興起,人人意欲表達、"賣弄"表達、卻盲目表達;到處是寫作課程,秘籍,方案,我們仍一頭霧水。不如,靜下心來,品一品《文心》吧!
本書共三十二節,涵括了修辭、語法、詞匯、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此外,這本書最啟發我的,是對于寫作應有的態度。
在你看來,寫作是什么?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寫作者的行列,由從前對作家抱有神秘感,到現在做自媒體的主人,人人想寫,人人敢寫,卻離真正的寫作愈行愈遠。就像最初流行做微商時,很多人抱著急功近利和從眾心理,沒有認真了解產品、深入學習經營、仔細分析市場、持續積累顧客,就盲目投錢、開始"試驗",失敗是必然的。
而今,看著一個又一個"大V"、公眾號,通過寫作吸引粉絲無數,最重要的是: 賺到了錢!你是否正躍躍欲試呢,或者已經開始動筆了?幻想成為第二個"咪蒙"?別傻了!縱觀文學史,沒有哪個真正的作家是一蹴而就、隨隨便便成名的!寫作不是拼拼湊湊、班門弄斧的文字游戲,如書中王仰之先生所言:它是生活,不是生活的點綴!寫作的目的無外乎兩點: 生活實際所需和有感而發。除此,皆是"無病呻吟"。
如果你還在迷信"速成"、"日更就會成功"等廣告,那無異于、你奢望利用買保險來賺錢一樣,根本連概念都沒明白!寫作是需要長期堅持,但一定是心甘情愿,快樂充實的。有人說:"痛苦,是因為你在追求錯誤的東西。"用在寫作上十分貼切,你若一心想通過寫作賺錢謀生,但內心里實則并不喜歡,沒有來自靈魂深處的原動力,就是在浪費生命!莫不如做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有了興趣,加上堅持就行了嗎?最重要的還是一生的不斷努力,是的,即使已經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也仍筆耕不輟!同時,誰也不會保證你什么時候成功,出名。不要說有人一夜之間憑"爆文"走紅,除非他有持續不斷的進步,否則也只是流星一現。我們忽視了最應該考慮的前提:為什么寫作?寫作分三大類: 應用,習作,創作。
應用: 解決實際生活需要,如 寫信,公文,日記... 只要格式規則正確無誤,語句通順,大體即可;習作是最基礎,是平時一點一滴的練習,是功夫積累,更是一生都要做的事;創作是主觀的,是精雕細琢的,是重質不重量的!所以一部優秀的經典之作可能花上幾年,十幾年的功夫!經過多少雕琢,刪改,打磨!而我們現在隨便寫一篇自以為通順的文字就以為是創作,實屬可笑,其實只是不成形的練習罷了!
想學寫作?先看看《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