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原文出自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史記》。一句道破我們奔波勞碌的源頭,都是如此嗎?
貌似我與他之間都是為“利”而來,無利而存在不了關系。古龍也說過:有人生的地方就有江湖。
? 在江湖中生活,就離不開社交,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曾經經歷過筆友書信的來往,彼此暢談幾年不曾見面,期盼中倍感親近的神往,再到電話隨時撥號,今日各種社交軟件,隨時隨地多了便利,少了期盼。
拒絕不了社會的進步,需要享受進步帶來的便利,而微信朋友圈作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群居生活的我們,離不開它。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使用它。
從我做起,成為一個能夠給別人養分的人。
? 太多自戀和功利的人存在于朋友圈,才會將原本單純社交功能的朋友圈,變得魚龍混雜。如果人人都能多一份同理心,從我做起,每次在發朋友圈前,三思而后行,想想這一條推送,會給你的朋友帶來什么樣的觀感和意義,那么無效社交一定會減少很多。一個人的自嗨不會給處于你身邊的人帶來養分。? 朋友圈,本來應該是你的地盤你說了算,戲很足的人,當然可以繼續演戲,但無論以什么形式存在,都不要忘記,我們作為朋友,應該是一個能夠為別人提供養分,而不是成為對方消耗的人。
? ? 現在從朋友圈分組顯示、朋友圈不可見、“僅展示三天朋友圈”,再到“一鍵刪除不常聯系的朋友”,騰訊在與時俱進方面的努力,顯而易見。斷舍離那些根本永遠不會聯系的朋友,同樣如此對待生活。如何理性使用它,玩轉它,則是你我都要面對的問題。
? ? 北島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他寫了很多詩,有一首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最短的詩,主題叫做《生活》,全詩只有一個字“網”我們每個人人都處于這個網中,不管你高興不高興,愿意不愿意。你都和其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無法割舍的聯系,正是因為這種聯系的存在而具有生活樂趣和勇氣,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編織這張網的蜘蛛,但是很遺憾,很多人把自己修煉成飛蛾,陷入網中不可自拔。無論我們身處那個圈子中,我們都需要努力成為滋養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