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ser公共表達班有一次即興演講的作業是,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人應該相信自己而非相信別人嗎?”
我的回答當然是相信自己了。
我這么回答,不是因為那天美文朗誦的題目是《相信自己》,因為那樣也就是迷信權威愛默生,相信別人了。我這么回答,是基于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閱歷。
相信自己,就是自信,相信別人,是人云亦云,就是不自信。
我想到了一個成語:“三人成虎”。
戰國時代,魏國的太子被送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做人質,跟隨著一起去的人員中包括了魏國的著名大臣龐蔥。
在臨行前,龐蔥對魏王說: “要是現在有個人跑來說,熱鬧的街上出現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當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時有兩個人跑來,說熱鬧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嗎?”龐蔥又問。
“還是不相信。”魏王又立刻答道。
“那么要是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街上有只老虎時,您會相信嗎?”龐蔥接著問。
魏王想了一會兒回答:
“我會相信。”
于是龐蔥就勸誡魏王:
“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可是,龐蔥走后,毀謗他的人太多了,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他了。
從魏王回答龐蔥進諫的這句話:“一切我自己知道”。可見魏王的承諾是,我不會聽信別人的話,我會自己判斷。
然而,魏王最后還是沒有派出自己最忠誠的侍衛去趙國實地調查,也沒有在龐蔥回國之后召見他,聽一聽他的解釋。而是聽從了眾人的說辭。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你看,連國君都容易被一群人蒙蔽,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從眾心理”,講的就是很多人都會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盲從眾人。那些取得偉大成就的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斷,然后帶領著大家,一起去探尋科學的秘密,一起去追求國家的繁榮昌盛,一起去創造一個企業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