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在猶豫著要不要停止晨讀思考。
時間太不夠用了,加班愈發猖狂,自己的時間被擠壓,連考試復習都沒有進行。
若是有更重要的事,完全可以停止晨讀的感悟,讓我猶豫的是,若是真的停止了晨讀的感悟,我會將這個時間用來學習嗎?
答案是懷疑的,甚至是否定的。
我不相信我的時間控制。
我和我的時間建立聯系了嗎?
顯然沒有。
我一直知道10月中旬的那個考試,是我今年最重要的目標,沒有之一。然而現實是,我一直想著要通過,要通過,可是是否有真正折算下來,我還有多少時間?要如何通過呢?
還有三個月,這三個月里,我還計劃著出去旅行一趟。
用腳趾頭想著都知道,時間,所剩無幾,而我,還有厚厚的四本書沒有看。
我和我的時間,有著兩條線。
一條是現實的線:我自顧自地利用空閑時間隨心所欲干著自己想干的事情,聽音樂會,看電影,逛街,三五好友吃美食。
一條是虛擬的線:距離考試時間越來越近了,需要好好開始復習了。
而這兩條線互不相關,只是偶爾在夜深人靜,自己反思時,才激起內心一點內疚。
我“創造”時間了嗎?
顯然沒有。
前面的晨讀感悟中有于如何利用上班路上的時間的,也有如何避免決策精力無謂消耗的,也有告訴我們如何找到自己最為合適有效生活方式的,我都能有效持續一小段時間,從中得到點甜頭。
可是后來,都沒有堅持。
是否爭分奪秒地利用每一段碎片時間?是否把自己的精力側重于考試復習?
不想掩耳盜鈴。
之前有想過下載做題的APP,不知怎的,總有借口拖延了下來,有觀看學習視頻,不知怎的,總有借口放棄堅持,有坐在桌前認真復習,不知怎的,總是學著學著就走神。
我的時間不但沒有被創造,還在兜兜轉轉中,不斷被消耗。
我是否有規劃自己的時間?
顯然沒有。
磨刀不誤砍柴工,詳細認真的規劃,將事半功倍。
道理我懂,可是真要坐下來,認真規劃,發現還是很難。
人天性懶惰,崇尚自由,要被各種規劃條約束縛得緊緊的,本能就有所抗拒;制定后影響因素眾多,經常無法如期推進,計劃不能得到實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浪費,于是干脆不再進行規劃。
最近工作一直處于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狀態,開始養成了干什么都要碎碎念的習慣。“我剛剛在干什么來著?哦哦,在改一份議案”;“我接下來要干什么呢?哦哦,要聯系一個廠家”……不念出來,就根本很難想起前因后果,真是初老癥狀。
知道了這些,我能下定決心,有效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嗎?
可能不行。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我現在還是沒有決心成為一個令行禁止、使命必達的時間管理者,就像至今未能成為一個斷舍離的收納達人一樣。
不過,知道總是比不知道要好一些,等著自己吃了寫苦頭,多嘗些甜頭,也許會有所覺悟吧。帶著那份覺悟去改變,我應該就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