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里面,如果母親好、父親不好,孩子不太受影響;但是父親好、母親不好,孩子就容易變壞。所以,媽媽,您真的很重要!請您為了自己,為了孩子,為了整個家庭,試著讓自己強大起來,給自己一個平和的心態,只有這樣,幸福才會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
什么樣的家庭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很多父母覺得家庭條件優越是最重要的標準,其實不然,父母真正能對孩子未來生活有重大影響的因素,不一定是提供了多少物質基礎,而是能否擁有一顆強大而淡定的心。
在家庭中,媽媽內心的強大與平和,是家庭穩固的基礎,是孩子成長最有利的養分,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擁有的安全感與樂觀才是孩子一生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1
有位媽媽是個急性子, 做什么事情都雷厲風行,最看不得別人磨磨蹭蹭,可她偏偏生了一個慢性子寶寶,經常抱怨說,這孩子做什么事都不緊不慢,真是急死人。朋友勸她要對孩子有耐心,改改她的急脾氣,她口中答應著,可我看她對孩子還是大吼大叫的。
過了很久,有次朋友去她家坐客。吃飯時,孩子總是東瞧瞧西看看,大家都快吃完了,可孩子還剩下好多。
本以為這位媽媽這回又要發飆了,可沒想到,她居然一點都沒有吼孩子,反倒平靜的對孩子說道:“寶寶,你今天又慢下來了哦,是不是看阿姨來了太高興了,想多吃點?我們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你要抓緊了,不然媽媽可要撤盤子嘍~”孩子聽完媽媽的話,就老老實實的吃起了飯,不一會兒碗就光了。
朋友驚訝于這位媽媽的變化,居然對孩子這么有耐心了,而且,孩子的變化也很明顯。這位媽媽得意的說道:“這可是我潛心研究的結果哦。有一次,孩子在那一個勁兒的玩Ipad,可我嗓子壞了,喊不了他,就想著索性讓他愛怎么著就怎么著吧,我在旁邊看起了書。過了一會兒,孩子居然放下了手里的Ipad,向我要書看。就在那一刻,我算是明白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2
反復琢磨著這位媽媽的最后一句話,覺得真有道理!現實生活中,不管媽媽們脾氣多好,總有控制不住想要大吼大叫的時候,可孩子似乎是油鹽不進,任憑你喊破嗓子,人家就是不聽,大人也是沒了辦法。
知道為什么孩子越吼越不聽話嗎?用一句老話說就是,孩子都被你罵“皮實”了。
當你第一次大聲斥責孩子的時候,孩子確實很害怕,也會表現得很老實、很聽話。可次數多了之后,孩子就會習以為常,覺得你也就是吼一吼,并不能拿他怎么樣,他聽過之后也就算了。其實,當你在吼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早就飄遠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些什么,教育自然就沒什么效果了。
3
父母為什么要吼孩子?一般是因為孩子犯錯了,可孩子犯錯很正常,為什么父母要大動干戈?究其根本,無非是由于我們父母太追求完美了。
曾經在《正面管教》一書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父母要為了改善孩子而努力,而不必期待完美。因為父母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會帶給孩子持續的挫折感,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所以,要想讓孩子乖乖聽話,首先你得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并且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用過多的精力來關注孩子不好的一面,而越關注,孩子不好的那一面就越會膨脹,直到好的一面完全消失。你看到什么就會得到什么。
家長的大吼大叫以及負面的懲罰,只會激起孩子的反叛,并且讓大家都陷入消極。只有大人做出好的樣子,并使用尊重、鼓勵、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孩子才會有歸屬感,才能表現出好的一面,發展出聽話的行為。
4
以身作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不管家里有多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告訴孩子,不必要的花費,就是浪費!哪怕幾塊錢也是浪費!這樣孩子才能節儉。
2、再小的事情都要做出樣子。父母遵守交通規則,孩子才不會闖紅燈。更何況,孩子的安全面前無小事。
3、平時去接孩子,遲到1分鐘,也要向孩子道歉!要想教會孩子守時,那父母首先得做到守時。
4、家里多放些書,或者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讓孩子接受閱讀的熏陶,自然會愛上讀書,打開知識的大門。
5、說到做到!不要隨便答應孩子的請求,既然答應了,就要想方設法做到。父母說話算數,孩子才能守信。
6、不隨手扔垃圾,不隨地吐痰,見人主動打招呼……父母從小事做起,孩子才能講文明,懂禮貌。
5
面對生活中孩子一些容易讓媽媽發脾氣的情景,媽媽們最好這樣做:
1、孩子不好好吃飯時
再給你5分鐘,吃不完的話我就撤了。讓孩子知道,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2、孩子總丟三落四
不要提醒他,干脆別管,總要讓孩子吃點虧,才能長記性。
3、孩子搶玩具
誰先拿到的誰先玩,如果一直不放手,那就誰也不要玩。讓孩子知道,任性沒有好果子吃,社會是講究規則和順序的。
4、孩子到時間還不睡覺
10分鐘以后,我會收掉你手中的Ipad,關掉燈,你自己看著辦吧。
5、孩子看電視不寫作業
再看最后5分鐘,5分鐘后,我要看到你回房間寫作業,不然的話,以后的一周內,你都不能看電視了。你自己選吧。
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是最笨的方法。對孩子多點耐心,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6
再者,母親內心的強大與平和,是家庭穩固的基礎,是孩子成長最有利的養分。
教育專家喬艷坤說:“母親是大地,爸爸是大樹,孩子是枝芽。”
一位媽媽究竟怎樣才算強大?
1.自信,但不自負、不強勢。自信的媽媽,孩子也會自信。自負強勢的媽媽只會給家庭帶來災難。
2.獨立。這里的獨立不是指物質層面的獨立,而是精神層面的獨立,是指你無論離開誰都能好好過活。
3.遭遇變故時情緒穩定、寵辱不驚。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一個穩定的情感環境,父母情感穩定,孩子才能有安全感。
4.你能平衡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沒有感性思維,你無法感知孩子的內心情感和需要,在恰當的時機做出更好的決定。但如果你的感性思維過于泛濫,也會阻礙你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遇到事情時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5.陽光、溫暖、樂觀。不論環境怎么辛苦,媽媽向上樂觀的態度,是孩子信心與信任感的來源。
6.有自己明確、堅定的價值體系,并遵循自己的價值觀生活。這樣的媽媽才不會因外界的變動而困擾。
7.直面錯誤、失敗和恐懼。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并且不是每一件都能克服。只有直面恐懼、失敗,我們才能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溫和而堅定。這正是強大而平和的媽媽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