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過來人,這個事你這樣做就對了!”上班時路過老徐的辦公室,又聽到他在諄諄教導新同事如何開展工作。
老徐四十來歲,但在機關單位混了二十余年了,自認為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小半輩子積累了豐富的為人處世經驗。所以,他動不動就會向周邊的人,尤其是新到任的小年輕傳授工作之道、為人之方。
一般的年輕人,看到他如此熱情,都會微笑接受。偶爾也有個別人,嘴上聽著,心里卻有些不認同。
每每這個時候,老徐就特別來氣,覺得這些年輕人不懂事,“不聽我這個過來人的,早晚會吃虧!”
有一次,臨時接到上級單位調研的通知,老徐晚上十點被叫來和幾個年輕人一起準備調研材料。老徐照例擺出過來人的架子,強調這種加班的無用、無聊及無效。見幾個年輕人如臨大敵般地準備材料,老徐頗不以為然,這個指導一句,那個說教一翻,一副輕松悠然的樣子。
見年輕人準備得差不多了,老徐便把文稿攬過來,說自己交給領導,大家可以回家了。幾個年輕人不敢走,一定要等領導定了,才放心。
老徐表示,這類加班我有經驗,領導應該是一字不改地通過。與其等在這里喂蚊子,不如回家補覺。見老徐拍胸脯保證,困頓的年輕人便回家休息了。
熟料,第二天,等待老徐他們的,是領導的暴怒。原來,領導對文稿提出很多修改意見,無奈卻打不通他們其中任何一人的電話,以至于第二天的匯報出了問題。老徐因此被警告一次,幾個年輕人在領導面前也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從此,老徐的那些職場指南,徹底失去了市場。年輕人一見到老徐,還未等老徐開口,便找借口溜了。
在職場上,不是你是過來人,你就有說話的資本,你的經驗就是金科玉律。事實上,你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才是讓人稱道的關鍵點。
2
“女孩子結婚要早,生孩子要早,否則注定要吃虧……”閨蜜琳琳的媽媽又開始啟動“咒語”對其進行洗腦了。每每這時,琳琳恨不得自己立馬失聰變成聾子。
琳琳剛滿二十五歲,正是擼起袖子大干事業的時機。但讓她猝不及防的是,向來怕坐車不敢出遠門的農村老母親,竟然轉了汽車轉火車,轉了火車坐飛機,毅然來到她所在的城市,以照顧其生活飲食起居為由,強行向她灌輸“女人結婚要趁早”的論調,在公園的相親角給她尋找相親對象。
琳琳媽媽說教時,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她善于調動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善于把控臉上的每一個情緒,說到動情處,聲淚俱下。
更要命的是,她把自己二十八歲生琳琳飽受折騰的故事,如祥林嫂般述說,一旦琳琳有些許不耐煩,她立馬嚎啕大哭,說這女兒不孝順,自己為了生她連命都沒了,女兒卻像個白眼狼。這話一說,琳琳只好乖乖地聽著,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琳琳內心的苦悶,我是理解的。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她進可馳騁職場,退可下廚做飯,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如果僅僅為了一個早生孩子就將就人生, 那該多憋屈!
琳琳曾告訴我,她媽媽當年生她時,身體虛弱,又有些精神衰弱,難產不是因為年齡導致,可她偏偏將一切歸結于年齡,以至于希望用自己的所謂的“經驗”來讓琳琳少受一點苦。“我知道她的初心是好的,可是她根本就沒搞清楚根源。”
確實,作為過來人,不是自己曾經飽受某種經歷的折磨,就覺得自己的下一代也會如此。畢竟,人生在世,所要遭受的苦楚和磨難是不一樣 ,不必以自己曾經遭受的苦,就斷定他人必定也會受此苦。
3
一向跟父親亦師亦友的侄兒,最近卻對父親頗多怨言。到底發生了什么,讓相親相愛的父子,鬧到如此不歡的地步?
原來今年侄兒高考,在填飽志愿時,父子二人產生了分歧。侄兒認為,大學要選自己喜歡的,專業也要選自己喜歡的,這樣才能愉快地度過大學生活,也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礎。
其父則認為,當年社會競爭激烈,學校和專業選不好,將會給生活平添很多辛苦。畢竟,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侄兒的父親當年就是因為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歷史專業,這個專業,不僅讓他在就業時找不到如意工作,后來即便在研究所找安身,也是職位低,工資少,郁郁寡歡了一輩子。也正是以為有這段經歷,他痛定思痛,覺得一定不能讓兒子重蹈自己的老路。
于是,父子二人在填報高考志愿的前一刻,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爭吵。最終,侄兒心疼父親,遂了父親心愿,填報了父親認可的學校和專業。
雖然從了父親的愿,但侄兒終究委屈了自己的心。對父親的不滿,也表現在了臉上。看著日漸消瘦的侄兒,做父親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起了悔意。奈何,志愿已經上報,無法再更改。
今天叔叔跟我說,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路,有年輕人的選擇,我不該以自己的不如意人生,以所謂的教訓,來束縛他的未來。
4
你看,過來人總是愛用自己的經驗或者教訓,來告訴過來人,你要這樣做,不應那樣做。但結果,他們的指導,不過是徒增了他人的煩惱、損毀了自己的形象,落得一個里外不是人的下場。
借用小馬過河的故事來說,水深還是水淺,都要自己去嘗試,才能長見識、增經驗,識人生。
如果過來人真的可以指導人生的話,那世間哪里還有這么多陰暗,這么多曲折,這么多故事?
如果過來人可以指導人生的話,那這世間哪里還有這么多創新,這么多進步,這么多不可思議?
所以說,你是過來人,那又怎么樣?依然是嘗盡生活的酸甜苦辣, 依然是要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