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活得最明白的一年,是我成長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靜下心來回想,成年后這十年時間里,我忙碌于成人成才成就,一路大喘氣地學知識考試刷學歷找工作,幾乎沒有駐足思考的時間,當我的身份突然轉化為職工后,反而有些不適應。2014年入職工作還處于懵懂狀態,不了解職場法則,不懂業務精練;2015年,懷孕讓我的生活重心開始偏移,操心即將變化的生活格局;2016年,誕下孩子后,又忙于作新手媽媽,產假期間沒心沒肺地過著,直到回到崗位上班,傻眼了:我記得我才入職不久,怎么就成了個業務生疏的老員工了呢?
我需要正視自己,正視自己的成長是不是缺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比如,知識管理、個人規劃、健康管理、理財投資等方面的意識,沒有清晰條理地去處理。我非常慶幸自己一直沒有斷了閱讀的習慣,即使時間越來越碎片,我依舊敏感地搜尋著對我有幫助的文字,來激勵自己,改變自己,讓我更喜歡自己。
1工作
2016年,產假共休了五個月,在休假之前因為幫我帶孩子的人沒有定數,原本打算的是休完產假再接著請假,休息1年。可能也是因為這,所以在生孩子之前對待工作我有些不耐煩,如果遇到大點兒的項目或者復雜一些的任務,會逃避。現在想來,是自己不夠成熟,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把生活的憂慮情緒帶到工作中,太幼稚。
生下寶寶后,經歷了很多,寶寶自始至終很給力,在每天喂養寶寶的同時我還在家庭關系這張大網上,努力地織著線,梳著網,終于漸漸有了起色,最大化地造福了所有的親人。(后面家庭總結時再說)我幸運地休完產假就回來上了班,當然在不工作的這幾個月中,我讀了很多文章思考了很多,對事業也有了新的認識。身處老國企,發展有限,工資不高,不喜歡也不討厭工作內容,以前都是不痛不癢地過活著,而現在我清晰自己的目標,理清了工作思路:
△我應不應該離開這份工作?
不應該。因為:
從自身能力來說——積淀太少、沒有跳槽的資本;自己也不知道更適合的工作是什么;
從照顧家庭來說——離家近,照顧老人孩子方便;
從公司職場來說——公司發展穩定,沒有大起大落的風險;領導好同事好,工作氛圍好;
從薪資水平來說——賺得少,但付出收入比還挺大。
△這份工作最好前途是什么?最壞結果是什么?
最好的前途是,技術工作做得不錯,黨建宣傳相關工作的能力突出,被賞識提拔為宣傳類崗位的中層領導,因為自己有專業背景,有業務成績;最壞的結果是,一直在現技術崗位上,沒有起色地工作著。
△為什么工作時總是沒有力氣?
因為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吃著碗里的,望著鍋里的。想做好本職工作發展事業,又清楚崗位工資低蠢蠢欲動當斜杠青年賺外快,既追求金錢又向往文藝生活,既想有時間工作學習,還想有時間讀書健身,總之,只覺得要做的事情很多,卻沒時間,只覺得很忙,卻也沒見什么成果收獲。
△如何元氣滿滿地工作?
分析生活變得糊涂的原因后,針對問題解決問題,step1,分割任務,工作時間只想工作,下班后再去考慮別的事情;step2,管理時間,完不成那么多事情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沒時間,而是不會用時間,花點精力管理起自己的時間;step3,每個月結束時理一理這個月做了什么工作,收獲是什么,給自己定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
理清這個思路后,每周一我會把這周的工作待辦事項列表寫在本上,每天一上班,我會把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標記上規定自己完成的時間。每完成一項任務,自己就會在本上相應位置上畫對勾。每個對勾都是對自己莫名的精神鼓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好做,但卻難執行,如何提高行動率,我掌握到的竅門是——計劃具體化。心無旁騖,是可以訓練的,比如在我身上經常發生的:計劃中午之前完成某項工作,可是中途看了一眼微博、微信朋友圈或qq空間,時間被社交媒體給占用了,造成計劃坍塌。隨之而來的是,對自己越來越不信任,形容自己“拖延癥”“懶癌”,不斷地否定自己。現在用我的竅門后,我會這樣做:定計劃時,我會把障礙給考慮進去,消極因素也寫上,“刷微博”“朋友圈”等,然后自己的目標是,克服刷微博朋友圈的毛病,12點前完成某項工作。
別小看這小小的計劃修正,會讓你關注到阻礙自己完成計劃的絆腳石,所以你會關閉這些社交媒體,或者把他們的提示功能關閉了。你不會再留意閃爍的企鵝、紅點的微信界面。通過不斷對自己的訓練,我開始習慣了這種計劃方式,最有成就感的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學習
△讀書
2016年,我完成了年初所定目標30本書,而且不買書,把手頭壓的庫存逐步“消滅”掉。書看完后,值得多讀的留下來,其余二手轉讓或送人。這個過程很痛快,以前我很愛惜書,舍不得把書給翻舊了,讀書效率也很低,在積壓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讀書變成了我的壓力,愛讀卻讀不完,讀過卻忘得快。所以給自己訂了數量上的目標,淺嘗輒止也罷,必須讀!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同時要對得起自己買書花的錢。
關于讀書的具體總結,在前幾天寫的文章里有寫,感興趣的話請移步——我的2016讀書總結。
△讀文
信息化的今天,書報不再是讀文章的唯一渠道,網絡聯接整個世界,電腦、手機上信息似狂轟亂炸沖擊著我們的大腦,我們不缺信息,缺的是有效信息。我平時用手機讀文最多,以微信公眾號和簡書為主,文章較書籍篇幅短小,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可以快速吸收。這里我要強調,主動選擇接收有效信息的平臺。
舉個例子,我們都有一顆娛樂八卦心,以前我多會在手機qq的騰訊新聞上看娛樂新聞,但現在娛樂新聞競爭激烈,騰訊也無下限地利用標題黨來吸引點擊率。我經常被吸引進去,然而在文章中還沒找到想看到的信息時,文章已經結束了,我真想罵街!它提供的信息無聊沒用,還浪費我的時間。但是這顆關心娛樂的八卦之心,還沒得到滿足,這時,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給自己挑一個既能滿足自己欲望,又不浪費時間的娛樂新聞平臺,其實這種平臺很多,我目前關注了——嚴肅八卦。
在篩選有效信息方面,我的經驗是關閉qq上的新聞功能;微博除同學外只關注50人,一發現有刷屏的關注對象,會立馬取關,毫不猶豫;微信訂閱號保持在5個左右,不會多關注,因為關注得多了,耗在微信上的時間就會過多;同理,其它平臺如豆瓣、簡書,我也是用相同方法處理的。
如何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這就需要對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整理,再去影響自己或別人。我喜歡的文,都是有人文思考意義的文章和干貨。碎片化閱讀造成文章讀完就忘,或者在收藏的海量文章中太難尋找自己之前讀的那篇文章了,所以要借用工具。我有手機上看到值得整理的文章,會暫時保存在印象筆記APP里,一有時間會對印象筆記進行分類整理,因為是云同步,手機或是電腦操作起來很方便。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細讀文章,整理出筆記,再刪除此篇文章,盡量讓APP里每個文件夾里的筆記數量最少,這樣意味著我吸收整理的效率高。
△英語
畢業后,接觸英語的機會越來越少,英語是一個工具,會打開你的視野,幫你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很可惜,我現在的水平,還是個啞巴英語,我還沒走到脫口而出的境界。但不能離目標太遠,所以要保證自己的英語學習一直都在進步,哪怕一點點,學英語才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平時我是從三大塊內容來進行的:
詞匯:扇貝單詞,每天10分鐘之內記150個單詞。這個軟件電腦和手機上都能用,可以監督自己打卡。
文章:新概念英語,學習課文,我下載了一些學習視頻,很有幫助,跟著老師學習。
口語:美劇,既娛樂又能培養語感。
關于英語學習,生孩子之前我有過一次100天倒計時學習計劃,寫得比較詳細。感興趣的可移步——90天倒計時學習計劃
3理財
2016年,是我第一次沒有債務的一年。倒不是自己以前多愛花錢欠債,之前因為2014年購置小窩,湊首付借了一屁股債,2015年夏天已還清人情債,這是上一年的內容,不提了。按理說沒債的日子應該過得更瀟灑才對吧,我剛開始也這么認為,但上進的我意識到,沒有什么是一勞永逸的,追求進步才是我喜歡的人生,包括理財。
首先給自己定個目標,我的目標是給父母在北京六環買套小二居,可能很多人以為都是父母給孩子買房,我相信如果我父母有錢的話,也一定會那樣做的。父母從農村來,這次生養孩子全靠他們幫忙,讓他們跟我們擠在一個小窩里生活,自然習慣不了,所以我要奮斗為他們在城里安個家,讓他們告別村里生火做飯取暖的冬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攢金。
攢金的前提是不要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我們一家老老小小衣食住行的花銷必須得備得足夠,心情好身體棒才是最最重要的。參考上一年的財務收支,制定2016的理財目標,施行完成了目標。年初制定的大預算是產檢生孩子備2w,生活費1w,春節1w,購物5k,醫療3k,其它機動花銷1w,共計6.8w。年終結算,有些項目超支,有些結余,總計與預算基本持平。
其實這是我理財最好的一年,存款歷史新高,一年超過了10w。因為剛開始起步攢錢,沒有閑錢,所以并沒有嘗試風險投資,只是單純地儲蓄。休產假的時候開始嘗試p2p,收益不算大,但比定期存款是多一些。在知識層面上,對理財的一些知識了解了不少,因為我所有的錢會在3-5年之內使用,所以分析之后覺得只適合定存儲蓄、p2p短期產品、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我的錢都分在這些項目存儲。前兩種金額要求靈活,只有最后一種有最少金額限制,年終我和老公的獎金發了之后,共計超過5w,第一次買了銀行保本理財。
一提理財,一定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開源
輔導學生。目前這是我主要的開源方式,在輔導機構任兼職教師,周末輔導高中生語文功課,每小時100元,月收入2000+。
寫稿。一直在打醬油,賺取一些稿費,自己顯得被動一些,偶爾寫的書評被紙媒選用,給幾十元的稿費,嘗試過給公眾號投稿,選用價格100-200元每篇。年收入500+。
△節流
昨天朋友圈很多人曬支付寶賬單,大家表達“我都不知道自己這么有錢!”,感嘆自己的花費時,也在感嘆如果不花掉這么多的話,自己也會存下來這么多錢的!2016年,我跟老公共完成凈資產15w現金,超過目標5w。這個結果,我們感嘆:我們竟然能存下這么多!
因為我和老公的工資并不高的,他月均9K,我月均5k,但基本上工資都可以完全存起來,兼職的錢已經夠我們日常生活開銷,偶爾有運轉不過來的時候,就用老公的公積金貼補。可能很多人會問,不花錢怎么可能?不是不花,是花得不多,錢都用在了刀刃上,在理財方面對我幫助最最大的竟是一本講整理衣物的書——《斷舍離》,因為斷舍離的觀念消解了我90%的購物欲望。
書里面很多話對于我來說是醍醐灌頂,比如說: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我發現收拾物品就是收拾自己,2016年之前我還以為購物能給人帶來暢快感,可買完沒多久又開始空虛了,不斷買買買的過程中,廢物積累得越來越多,難以收拾的東西就似難以收拾的自己。2016年,扔掉多余的物品、壓力、信息,就能盡早從頭腦的“便秘”中解脫出來。
在扔扔扔的過程中,我不再可惜這些物,而是可惜我花出去的這些錢,所以購買欲望直線下降,在斷舍離的境界中不斷修煉升級。雙十一的時候,寫了篇文章——《做一個有節操的剁手黨》,其實我也有買東西,買的都是既棒又能用上的,不囤貨。在購買欲降低的同時,我越發覺得很多能用錢買到的東西不一定珍貴,反而是健身、讀書、修身養性強化內心的本事才是最最可貴的。
4身體管理
剛才有提到健身可貴,因為2016年我切身體會到了一胖毀所有的感覺。2016年我是一個胖子的形象示人的,懷孕生孩子只是我吃的借口,無休止放縱自己的食欲,結局就是自卑自棄。因為產假在老家農村時,沒有秤,見的人也不多,不關注自己,當大家突然發現我胖得臉大了一倍時,還在安慰我:這是生了孩子后的虛腫!老公從北京回村里看我時,帶上了秤,我一上秤,快嚇住了:78KG。生孩子前我的巔峰也不過78,生完第二天上秤72,貨都卸了兩個月了,我又飆升至78!
我想減肥,做了半節鄭多燕的操,然后膝蓋痛了一周。母乳喂養寶寶,我不能節食,于是直到孩子4個月大,我上班時,才開始正經減肥。每天一個小時,起初在健身房跑步機上走45分鐘,拉伸15分鐘;之后慢慢過渡到跳拉伸動作的操,鄭多燕;目前過渡到拉伸操加跳躍操。中間因為出去找兼職機構排課,中斷了1個月,現在已從78KG減到71.5KG了,2017年春節目標是68KG。
在豆瓣開了一篇更新日記——<一個寶媽的瘦身日記>,見證我的身體變化.
聯想時下娛樂大新聞,鄧文迪和李冰冰跟小鮮肉談戀愛,超級正能量好不好.網上有人說:1,愛情跟年齡無關,無論多大歲數都能找到真愛;2,顏值和身材保養很重要,中年的美女依然是美女,年輕的丑女依然還是丑女;3,要有錢!
我好贊同這個觀點,總結一下便是,女人活得開心的三因素:無懼年老,身材要好,鼓足錢包!
5家庭
△丈夫
結婚三年,最愛我老公的時候竟然是生了孩子之后。以前看過太多別人的經歷,說結婚是雙方一個坎,生了孩子的頭三年更是一個坎,婚姻關系就怕這些芝麻小事把日子最后過得沒了味道,一拍而散。好在囧先生很給力,平時工作兢兢業業,回到家照顧我們母女無微不至,對工作和生活一直都在追求進步。了解的越多,越是開始崇拜他,崇拜他執著不放棄的性格,崇拜他花錢的態度——能力范圍內喜歡就買,不喜歡再劃算也不要,崇拜他勤奮認真,崇拜他時間管理得很棒……為什么我生孩子之前從來沒發現呢?因為真金在火煉時才會有人相信是真金,這生孩子之后的家庭生活就是煉金之火啊。
△父母兄妹
父母本來是照顧我侄兒的,有心幫我照顧孩子卻沒有那么多手,婆婆在老家也脫不開身,生孩子之前我一直焦慮誰幫我帶娃?誰都不能怨,事趕事,唯有接受現實。
后來狠了狠心,決定滿月前讓我媽教教我帶孩子,滿月后自己抗!后來尷尬時刻來了,摳門找事的嫂子、敏感多疑的媽、夾縫中忠孝不能兩全的哥,在這一尷尬時刻,我決定帶著娃隨媽回農村待一段時間,爸媽決定不找兒了要留農村,我決定孩子百天后帶孩子回北京自己看娃。
在農村,看著老媽守著生火的灶臺忙碌,老爸坐在院中發呆,我很難受,一旦你接觸了文明,再倒回野蠻太難了。另一邊老哥也擔心著這個問題,最終我這個家中的半邊月勸通了父母跟我住,幫我帶孩子,我也能養二老。因為農村人的觀念差異,這個結果其實相當不容易的,好在一切辦妥了。特別感謝互相為對方考慮的家人,感謝哥哥們百事孝為先的處事態度,一切只為不讓老人為難,讓他們開心。
△寶寶
前幾天,公司有個活動,收集萌寶照片,寫上家長寄語,我這樣寫的:謝謝寶貝來到爸爸媽媽身邊,讓我們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以后我們共同成長!
我不會把自己的任何成長遺憾寄托在寶寶身上,我只想當一個稱職的媽媽,為她制造最佳的成長環境,讓她快樂成長,只求她健康快樂,其他的都沒關系,這是我的宗旨。尤其是要讓她意識到,父母養她不是為了防老的,她快樂我們就快樂,當然我們也得爭氣,做值得讓她可親可愛的父母。我一直在努力,對自己很有信心。
大總結:
2016年,對于我來說,生活無論哪個方面的變化,最大的收獲是知道了個人管理的重要性,自律、堅持、勤奮是優秀品質,讓一個人變得更自信,所以我會繼續升級改造自己,讓自己更強大更自信,2017年,我將是一個多金、多瘦、多知識、多快樂的辣媽,這不僅是我2017年的目標,更是我永遠的目標。
最后分享一下2016年度我文藝生活的五之最:
★年度最喜歡的書籍——《斷舍離》
自我管理類型的書籍,書中很多列表簡明扼要地把精髓給總結出來了,非常實用。對于我這種平時連收納都做不好的人,“斷舍離”確實讓我的收納整理方面有了一大改觀。重點還在于對自己的狀態重新開始思考。“物品可以表現出自我意識,我對待物品的態度暗示著我潛意識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樣一思考,好恐怖,原來我竟然是自己討厭的那類型人:邋遢、不自信、沒品味。
★年度最喜歡的電影——《白日夢想家》
一生推,碌碌無為的日常,也許缺少的并不是很多改變,你只需勇敢地做出一個改變,以后的生活自此絢爛多彩,所以不是生活不愛你,是你不自愛。喜歡電影里的最后一句臺詞:
Hurry,Run,Go!
★年度最喜歡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
讀史可以明理,讀史可以明鑒,讀史可以明智,如果你不喜歡讀歷史書籍,那就看這部歷史正劇來了解歷史上的人和事。暗流涌動的政治權力歷朝歷代都在重復發生……劇中的主配角表演非常出色,值得被更多人欣賞。
★年度最喜歡的歌曲——《普通disco》
二次元洛天依碎碎念著自己“普通”的一天,所有的押韻都符合詞所描寫的心境,“她”的一天也是我們的一天。經典disco旋律新編后,動感十足中還不失時下的流行元素。MV制作有新意,不變的“普通”,填字板轉動著不同的內容,還有網絡常見的小卡通形象,最主要這些小卡通也在隨著Disco旋律“搖”。
★年度最喜歡的工具——印象筆記
信息過載時,手動整理的力量太薄弱了,有了電子筆記本和云存儲,世界盡由自己掌握,而印象筆記集這兩種功能于一起,作用發揮得很好。有償使用是對軟件的肯定,雖然我一直用的免費版的,因為工作完全用不上,60M同步流量已足夠我學習使用,幫助我收集整理手機閱讀中的有價值信息,幫助我記下重要的靈感點子和生活感悟。
(ps.)預告:下周我要寫2017年目標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