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一個非常火爆的專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上大學填志愿的時候選擇會計類專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從事相關職業。相關數據顯示,會計專業的女生畢業后約有六成會做會計,會計專業的男生約有三成會從事相關的職業,但一般會計類專業女生居多,綜合下來,也就是說約一半的會計專業人會選擇從事財會類職業,那么,就有將近一半的會計專業人都轉行了,會計類專業的人為什么選擇轉行呢?
選錯專業,怎么都不喜歡
有一種人學會計,是當年在填志愿的時候,受到家長或者朋友的影響,懵懵懂懂中就選擇了會計專業,可是接觸以后發現,自己沒有什么興趣,學會計完全提不起來神,學了痛苦的四年,拿到畢業證,并不想從事與會計相關的工作,想著終于解放了,直接投奔到了自己喜歡的領域。
考證路太長,花錢又難考
其實,從事會計行業,就意味著從此便與會計行業的相關證書分不開了。從最初的會計從業資格證,到會計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到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到國際會計師ACCA、CMA、USCPA等各國注冊會計師證書,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通過相關的考試,有的證書既花錢又難考,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比較大。
?
這還不說,就算入了會計這一行,工資也是很低~五年的工資水平都難有調整!
最近,一份大學生畢業收入調查顯示,2016屆本科畢業生從事的職業類中,“互聯網開發及應用”職業類月收入最高,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5679元,其次為“計算機與數據處理”(5636元),排在第三的是“房地產經營”(5057元)。
會計人看到都要哭了。由于入行門檻低,會計人員的起薪普遍都不怎么高,特別是剛畢業、剛入門沒幾年的小會計,在大城市里平均3-5K的水平,在小城市也就1-3k了。經常看到有同行抱怨自己干了3年會計,工資還只有兩三千的。
招人的時候說是會計,結果進來就是個打雜的,什么亂七八糟的都做,真正財務上的經驗卻一點都沒學到。在公司呆了3年,工資還只有2300,還沒扣社保!
而很多剛畢業的會計,往往只能去一些小公司做出納,財務的所有事情都被這個“出納”承包了!,跑稅務、銀行,做工資表發工資,營業執照年檢,工程年檢,買禮送禮,做假賬,打合同等等,總之就是各種累各種不人道的事都得處理,工資好幾年都沒漲過!有時候還經常加班~
每每聽到身邊的會計朋友抱怨道,心里總會想:既然這份工作做得這么苦,這么累,待遇又差,你為什么不辭職呢?
大家顧慮的理由無非就這些:
1、沒有勇氣辭職,怕自己沒有經驗,就算辭職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2、跟同事處得不錯,擔心換了新的工作,還要去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同事關系。
3、財務這個工作看重穩定性,跳槽會影響新公司對自己的印象,認為自己穩定性不夠。
你想來想去,總能想到不少“不能辭職”的理由,然后抱著這些理由,周而復始地抱怨著。老實講,這些理由其實都不算什么,如果你覺得一份工作又苦又累,小k給你兩個建議:要么走,要么閉嘴!
你可以辭職,但不要抱怨
工作中遇到的煩悶事兒,總讓人不吐不快,吐槽是一種宣泄情緒的方法。但是一味地吐槽只會使自己的情緒墜入深淵,負面情緒的積累會控制你的思維,使你產生敷衍了事的心理。你既無力改變現狀,又不甘心接受,永遠對工作忿忿不平,對公司滿腹牢騷,而不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這樣的工作態度,于自己,于公司,都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覺得這個公司待遇差,制度差,環境差,你根本沒法學到東西,那么不如就走吧,沒必要把自己的青春時光浪費在這里。
如果你不想走,那么就閉嘴,不要抱怨,把你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在自學上,然后憑著努力盡快擺脫這樣的處境。
成為那20%的人
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比如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財富,企業80%的新生意由20%的銷售員帶來,商店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產品,等等。
根據一份2016年跨級人薪酬報告的數據來看,年薪10萬以下的員工占據75.94%。會計行業也逃不過二八定律,只有約20%的人才能走上行業頂端。與其抱怨,你為什么不試著成為那20%中的一個呢?
會計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職業。會計只是一個起點,往后的發展潛力還是要靠多考取含金量高的證書、慢慢積累實務經驗來一步步實現。如果你不努力不改變自己,到哪里都是一樣的。要是你實在不喜歡現在的環境,那就換個工作吧,不要顧慮太多,你還年輕,未來還有很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