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逢年過節來來往往。走親戚的走親戚,回娘家的回娘家。原來最少不了的是中國式的問候來去,就那幾個話題,今年掙了多少錢?結婚了嗎?生了幾個小孩,你已經二胎了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因為親戚朋友之間的話題總繞不開這幾個雖然說這是一種常態,但是被問的人總是一臉尷尬,因為他無論過得好不好,也要去回答這些問題,回答的說,嗯,不怎么樣呢,可能會覺得說丟了面子回答說還行吧,那其實行不行?
今年的經濟大家自己心里有個底了,那說實話的,為什么中國人都喜歡關注這幾個問題呢?
因為現在生活即便條件好了,但是也還是在興國生存線當中的話,那么掙了多少就成了互相攀比的這樣的一個原則,而且回到老家大家也很也很好面子嗎?等我回答賺少了,或者上個同學聚會啥的。那就尷尬了,而且這樣的同學聚會就成了攀比的風氣,我就是比誰家掙的錢多,誰家買的房子大,誰家的車買的好誰的小孩如何如何,誰又添了二胎了?
所以說越是叛逆越心里擰巴越覺得爽,我也要這樣那樣的,所以說那每年的逢年過節的聚會就成了攀比的聚會。實際上也是讓人無奈。說實話,一個人無論掙多少錢,想要如何去結婚想要什么樣的人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想要生多少個娃其實都是自個的自由選擇,也無需他人去指指點點,即便你身邊的人都已經生二胎了,你還堅持就一個小孩,其實也沒啥的,只是說內在的定力足夠而已罷了。
一個人的自由式,他可以自己去決定他的人生,而不是由周邊的社會群體這種集體無意識去擺布,所以說如果說他堅持自己的生活原則,我覺得賺多少也夠花,然后生活也比較過得比較舒坦,有一個或兩個小孩也夠了,那就不需要左右被別人的這種意見去搖擺,甚至也不會為了集體這種無意識去過自己不愿意過的生活,這個才是自己想要的自由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