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后會無期》
9月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從多個環節提出了基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流動性管理要求,提高貨幣基金做高收益的難度,防控大規模集中贖回引致的系統性風險隱患
。
12月6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對2014年3月份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再次修訂。
12月6日,由中國平安發起的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Internet Finance Associ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簡稱IFAB,下稱“聯盟”)在深圳召開聯盟成立大會。
12月7日,余額寶運營方天弘基金在官網宣布,將從12月8日零時起,設定單日(自然日)申購總額為2萬元,即對于投資者個人交易賬戶單日累計超過2萬元的申購申請不予受理,這是今年余額寶第三次主動調整限額。天弘基金稱,此舉是為了保持余額寶的穩健運行,維護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同時,余額寶現有10萬元個人交易賬戶持有額度的規定不變。余額寶基金已超過了規模1500億美元的摩根大通美國政府貨幣市場基金,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市場基金。
現在我們先來認識下什么叫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簡稱Shibor),是由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自主報出的人民幣同業拆出利率計算確定的算術平均利率,是單利、無擔保、批發性利率。而隔夜Shibor就是當下銀行同業拆解的利率,反映了銀行間的借款成本,連續上升說明銀行間資金緊張, 這顯示出當前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處于偏緊狀態
。
今年隔夜Shibor從2%左右升至2.6%左右,7天Shibor從2.4%左右升至2.8%左右,一年期Shibor從3.4%左右升至4.65%左右,銀行只有以更高利率的水平借錢融資,比如發行更多的同業存單與理財產品。同時資產端配置的收益率上升,導致了銀行間拆借利率、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幅飆升。
今年3月以來,銀監會密集發布監管新規,加強金融監管,清理金融杠桿。央行有意抬高市場利率,倒逼銀行去杠桿。這些動作對資金配置邏輯產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貨幣政策中性+宏觀審慎監管框架下,流動性充裕的狀況不再,因此銀行的資金鏈條配置邏輯就變成了:高成本負債——息差不斷縮小——提高資產端收益水平——可配置的高收益資產日益稀缺
。
資金成本
始終都是核心競爭力,對銀行而言,資金成本的整體性趨升,尤其銀行業整體仍在依賴息差模式。資金成本上升了,息差下降,盈利水平下降,自然也就加速了盈利增速的下降。近年來,銀行盈利增速零增長甚至負增長,資金成本的上升“功不可沒”。
在貨幣政策和行業監管的同時擠壓下,銀行資金十分吃緊,此前拼命加杠桿的中小銀行現在甚至處于無米下鍋的尷尬境地,這也是中小銀行開始抱團的原因。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和監管,以互聯網為平臺的“寶寶”們也不得不縮小規模。
隨著實體經濟下行的一步步傳導,實體經濟資金需求不足,加上央行對流動性投放量的控制,資金荒還會持續下去。銀監會點名嚴控現金貸后,正是杠桿收縮的表現。因此,在這股資金荒風潮下,加強學習,錢就別亂借了,保護好自己的錢包,才有機會在下一個經濟回暖周期里把錢包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