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臺有一個學員,一年前,用她的話說,就是一個平凡普通的全職媽媽。
從一年前她報名平臺的正面管教網絡課,后續平臺的游戲力、鼓勵咨詢、思維導圖……幾乎每一門課她都有上,據我所知,她還有參加其他的讀書會學習。最近剛剛結束的「精力管理訓練營」,她作為班長,不僅僅完成班級管理工作,還因為優異的表現被評為優秀學員,返還所付學費。
現在的她,依然是一個愛孩子的全職媽媽,只是多了一些其他的身份:
?正面管教講師——開班兩期,受到學員一致好評;
?育兒解憂博士站總負責人——運營一個近300人的收費社群,負責公眾號管理,平臺課程管理;
?塔羅師——承擔社群內每周一次免費塔羅個案解讀,此外還對外有接個案;
?還開了簡書,個人頭條號,有些文章還有很不錯的閱讀量。
當然,可能還有一些我還不知道的身份……
是什么讓她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像開了掛一樣的飛翔?早上,我在她的朋友圈,看到讀書會老師對她的評價,我想這大概是她會變的如此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我們的課堂上、訓練營中,她總是最積極主動的那一個,不管在哪個學習群,作業從未落下,量多質高。
為了從一個普通人崛起,希望能夠草根逆襲,我們買了很多書,報了很多課,還加入了好多飯團……可為什么月入10000的那個還不是我?為什么我學了這么多,還沒有摸到成功的腳后跟?為什么經常被老師的話語觸動,點頭稱是,回過頭我還是跟原來差不多?
我們越來越焦慮,買更多的書,報更多的課,加入更多的學習群,搞的自己很忙,有時甚至陷入到底去聽哪個微課的選擇,囤了好多還沒上的課也成了壓在心里的石頭。
在現在很多的學習群里,大家都越來越不愿意做作業,好像一聽作業就像回到學校,是為別人做的。覺得自己很忙,那么多課都聽不過來,哪有時間做作業。
可是,作業才是你把知識內化,融入生活的那一步??戳嗽俣嗟牡览?,學了再多的知識,只有講出來聽,寫下來看,這些思維才會流經我們的大腦,經過我們的思考,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