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蛋黃媽媽。今天我給小朋友們說說《千字文》中的”推位讓國,有虞陶唐‘的故事。
? ? ? ? “有虞”、“陶唐”說的是五帝里面的最后兩位,有虞是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故人們稱他為虞舜。陶唐指堯帝,他姓伊祁,號放勛,因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東一帶),所以叫他唐堯。
? ? ? ? 堯是帝嚳之子,黃帝的玄孫,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于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住的是茅草屋,門前是土墊的臺階,吃粗米飯,穿麻布衣,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擁戴。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堯在位七十幾年,到年老時,由四岳十二牧推舉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君位禪讓給了舜,死時118歲。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舜是顓頊一脈的子孫,他寬厚待人,孝順父母,慈愛兄弟,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里掛頭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禪讓給禹,自己死于巡視的路上,終年110歲。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瑛聞訊,淚灑君山斑竹,雙雙投江而亡,化為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堯帝和舜帝,他們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風質樸。在位時克勤克儉地為百姓做事,年老了,干不動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轄的國土推讓給賢能的人。
? ? ? ? 推的意思是辭讓,推位是把自己的位子委與賢人。讓的意思是禪讓,禪讓是把統治權讓與能者。“推位讓國”是連位子帶權力一齊交出來,統統交出,毫無保留。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線生機就只讓位子,不交權力,更有甚者連位子也不讓,死了以后再說。所以歷史上能夠真正推位讓國的,只有堯和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