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知識很重要,提升思想才關鍵——給兒子的信(二)

兒子:

讀完上一封信,你是不是覺得讀書還是非常好玩的一件事,也開始找書來讀。有時候,讀完一本書,我們問你書里講了什么,是不是你一時卻難以回答?甚至完全忘記了全部內容?你也可能會想,讀了好幾本書,也沒發現有什么用處?這些問題,我也曾遇到過,這封信就告訴,我當時是怎么遇到問題,又找到那些答案。

一本書看完,也覺空空如也?

三十歲前讀書,除了應付各種考試,我看書多是死記硬背一些基礎性知識,對于思維的訓練完全沒有自覺。課外讀物倒是看了一些,完全是為了滿足求知欲。見到了書里的世界,借以走脫現實的桎梏。讀了一些政治思想宣傳物,便拿來衡量身處的環境。

到了大學里,汕頭大學文學院中文系自由的風氣,或者說“散漫”,讓人可以憑著愛好閱讀。文學作品和小部分理論書籍,一知半解,望文生義,胡亂看了一氣。結果,沒有為“三觀”打下基礎,卻執著于幾個小問題,以為走進小胡同。

畢業后,有了一點經濟來源,對社會學感興趣,當時的想法是想學習一些理論知識來應對有些看不太懂的社會。所謂用理論武裝自己。后來,沒有武裝成功,就把自己卷到生活的漩渦里。

及至幾個月前,看多了微信公眾號、豆瓣上的熱文,看來看去,總不過那么幾個理兒。慢慢地覺得要向書里再找答案,就頭腦一熱買了幾本暢銷書,看完以后,又覺太多水份。

難道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思想者

知識與思想是完全兩回事兒

原來,知識與思想是完全兩回事兒。知識讓你知道這個世界是怎么一回事,解決了是什么的問題。思想,則是讓你思索這個世界為什么會是這樣?應該變成什么樣才好一點?我們要怎么樣來觀察和思索才能更好回答為什么的問題。我們既要有知識,更要有思想。因為思想讓我們有效地將知識組織起來,運用起來。

當然,獲取知識與提升思想也完全是兩回事兒。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說,要想獲得思想——用作者話說就是“提高理解力”——就要將一本書做檢視閱讀掌握書本框架、大意;然后進行分析閱讀,將書本內容完全內化為自己所有。

檢驗你是否能真正擁有一書本——即將書中所知識以及傳遞、論證知識的方法,吸收為自己所有——辦法有一個,就是將書本內容“用自己的話再說一遍”!

這就完全解決了把書讀完然后就只能總結成一兩句話,就告訴自己,我懂了,把書放在一旁,從此“書人兩隔”,這一問題。

多腦補,把作者的內心戲演一遍

后來,我又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批判性思維指南》,我自己總結讀書的辦法還應該是:將書中抽象的理論和概念,用實例來演繹,最好是用自己身上發現,或者是親歷、親聞之事來驗證、印證或者證偽書中理論,這樣可以讓書本更為貼近自身。

比如,當我讀到《人格心理學——人性的科學探索》中提到,心理機制就這樣一個過程時,我們就要想這樣一個過程,在生活中能不能得到印證。我們就要尋找具體的例子。我們在腦海了搜索。回憶起,我們在動物園看到一只大老虎被激怒了,大吼一聲。我們嚇了一跳,往后退了幾步。這里,輸入-決定規則-輸出老虎的吼聲這些聲音就是“輸入-決定規則-輸出輸入”我們的大腦。我們的大腦就會想,這只老虎可能要來傷害我們,真可怕。這樣大腦經過了聽到老虎吼聲,判斷我們可能遇到危險,然后告訴我們要逃跑了的過程,就運用“危險-逃跑”這樣的決策規則。我們自然而然地后退,這就是輸出。你看,經過分析,我們就把干巴巴的心理機制,變成了豐富生活的例子,也就理解了這個過程。

當然,在動物園里,老虎被關在籠子里,它吼了一聲之后,就沒有了動靜,我們一看沒有危險,又走近去看它。

好啦,你可以試著用剛才那個辦法來一步步分析上面這個過程的心理機制。
你試一下,是不是學會了?

你再想想,如果我們把耳朵捂上,把眼睛閉上,根本不知道老虎的動作,我們就不會想逃走,這就是說沒有了輸入,也就沒有了后面相應的決策和輸出。那么,如果這個輸入變化了,又會怎么樣?我們回想一下,如果有一個小朋友很惡作劇的假裝老師的聲音,把正在看手機的同學嚇了一跳。這就是用變形、虛假的“輸入”來改變別人的行為,即是輸出。

小時候,你看到家里的小狗很害怕,不敢去摸它。一看到它靠近就想跑開。后來,你慢慢發現,摸一摸它,也不會被咬。就跟小狗玩耍起來。你看,從原來“小狗-可怕”,到“小狗-好玩”,這就是決策規則的變化,你的輸出也就變化了。

你還可以舉例分析一下,同樣的輸入和決策規則,卻有不同的輸入。比如,老師帶著大家朗讀課文,有些同學就讀錯了。

你明白了嗎?這種方法就能把書本的內容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會幫助我們真正解決問題。

寫出自己的金句

相反地,當看到書本中經驗性、具體的內容,就可以將以抽象、歸納為理論,可以是已經理論,也可以是自己構建出來的概念、由概念組織起來的體系。這個過程跟上面說的演繹正好反過來。

當然,這個過程最好是先使用“自己的話”。這個過程,可以講述給別人聽,共同分享,一起討探。也可以寫出來,把自己原來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寫下,再寫出“新知”。這有兩個好處:說出來,能讓你把內化為自己知識結構、思想結構一分部的內容輸入為生動的口語,這樣既熟悉了內容,也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寫出來,能夠把比較碎片的、亂雜的內容變得更有條理,甚至于更加系統。

知行合一,知一寸,便行一寸。用語言改變思想,用思想影響行動。把上述理解,回歸到自身,按照書中所言,觀察、檢驗生活中的人、事、物。我們于可以運用于生活中的知識、思想,而且確信為真理、信仰的,就要身體力行。雖然不一定就能達到理想,但走一就近一步,慢慢地也就到達目的地了。

最后,陸象山的一句話可以當作座右銘:

六經皆我注腳

意思是,世上書籍,即便是威權經典,也要為我所用,變成自己理論、行動的注腳、思想資源、理論支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太長不看版: 首先,你要有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目標 其次,你要召之即速來,揮之即遠去 再者,你要擺正位置,被自己感動的...
    星青年互動閱讀 256評論 0 0
  • 昨晚在冥想時,似乎感覺到了光線的一明一暗,當鈴響時,有被輕微的嚇一跳。 今天中午13.50左右外面特別吵。 看《奔...
    duoduo_four閱讀 177評論 0 1
  • 每天都是那么的美好 每天都是那么的美好!去幼兒園接女兒,我去的比較早,一個是因為女兒有課要上,一個是因為早點想見到...
    許敏雅蘭閱讀 1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