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感是最重要的情商

一個人出門在外,碰到熱心人是福氣,可有時候碰到的人熱情過分,卻也很讓人吃不消。

最近到江西出差,工作之余四處游玩,有次問路時遇到一個當地朋友,不光熱心為我指路,還帶著我一起進去,從西林寺到東林寺——于是互相加了微信,可是回來之后他就每天早中晚地在微信上打招呼,閑聊毫無實質內容,朋友圈也是一天十幾條地刷,簡直不知道他有沒有時間干工作。

個人比較喜歡旅游,所以找了個經常出差的產品培訓工作,就是為了趁機四處走走看看——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一個人在外面跑,從聯系學校到訂票訂酒店,跟人打交道是最基本技能,隨手指路幫忙也就成了習慣——比如前天回京路上對面女孩兒的手機沒電了,于是把充電寶借給她充電,到我下車一個多小時基本快充滿了,她接下去十幾個小時在車上至少就有手機可用,不至于太過無聊。

我在外面也經常遇到好心人,比如去東林禪寺就是因為公交車上扶了一位老人家一把,后來聊起來老人家就推薦那邊非常好,還告訴我又快又省錢的搭車辦法——近兩千年的東晉古寺,凈土蓮總的發源地本來就想去,原只怕半天時間不夠才在市內轉的,老人家這一說我立即改道向廬山,一路收獲甚豐。

而這位下了車問了他一句路的朋友則熱心異常,叫他小A吧,指路變成順路帶我進山去也罷了,還要陪我逛逛——可是小A其實對歷史沒多大興趣,佛學了解得也不多,遇到碑刻古跡等我喜歡多逗留一會兒,他徑自匆匆而過;只是每到一處問我要不要拍照可以替我拍——我一個人到中年的孩子媽,要拍照也是拍山水風景,想拍什么拿起手機來就能拍,對于拍自己毫無興趣——我之所以喜歡一個人游玩,就是怕同事同學興趣不合還要強陪難免無聊,不如一個人自由行反而兩便。

西林寺匆匆而過到了東林寺,小A終于要辦自己的事先走了,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可以盡情按照自己的節奏游玩了——結果沒過半小時他微信發過來,說他辦完事了,在路口等我,還可以帶我到南山公園那邊玩一下——無奈只好加快腳步出來;朝山外走的路上又碰到一個人開著車問要不要搭車,一人五塊錢拉我們到市區。

天上一直飄著毛毛雨,我帶著傘,小A沒有傘,兩人一起打傘有點小,淋濕了我半邊,單我自己打著又尷尬,正想著有個車能搭最好,菩薩保佑就心想事成了——這里要安利一下,東林禪寺不光歷史悠久,古跡眾多,而且不收門票,還有免費的水和齋飯供應(雖然我來去匆匆也沒去吃喝);這一點和北京的龍泉寺非常像,給人感覺非常好——所以遇到這種不收錢的我一般還會捐些錢!佛家講舍得舍得,真能貫徹下來彼此都好。

搭車的司機要去市里,聽說我們要去南山公園,很痛快地答應送我們過去——可是小A不同意,讓司機在一個地方(地名忘了)放下我們,說他的電動車在那兒,可以帶我過去——我說下著雨呢,他說他電動車上有雨披——他這么堅持我也不好說什么,而且車錢是他付的,我也不好當著司機太不給他面子(天知道我沖到副駕駛位置就是為了付錢的,可是我收了傘再去包里拿錢包沒有他快,就被他先付了錢,給他他也不要,想想不值得為這十塊錢拉扯也就算了),哪知道遇上情商這么低的一位。

等下了車才看到,小A電動車上的雨披也是只夠一個人用,我只好讓他披著——我想在后面打傘,車快風大打不開;我要也鉆到他的雨披里,那就什么都看不見了——提心吊膽淋了半濕地到了南山公園,他依然用雨披蓋著車,自己還是那一身夾克陪我上山——于是尷尬重來,我單獨打傘不好意思,淋著毛毛雨我一身短袖又濕又冷,小A還非脫了夾克給我披著,我趕緊說不冷,干脆自己打傘不管他了。

好容易出來我要回火車站,他還要騎電動車送我,我敬謝不敏,趕緊跳上一輛車走了——后來他還要趕到火車站請我吃飯,我說火車要開了,微信上推辭半天他才算了——其實我那趟車還有近兩個小時,我本來是打算請他吃飯感謝他的,最后卻不敢招惹他了。

平心而論,小A這人確實是好心,看他朋友圈也時常做公益;我一個大他十幾歲的孩子媽,大家相隔千里也沒什么好圖的——可是不一定好心就能辦成好事;一路聊天的時候我就提到過南方下雨衣服洗了不容易干,包括皮鞋進了水都要吹風機吹干諸事——他一個小伙子光腳穿個涼鞋大概不覺得淋點小雨是什么事,可是我不行啊——以一副主人的姿態大包大攬,結果我一身又濕又冷,還不如沒有他陪來得自在自如。

經常出門的人,路上遇到的相互幫忙的事情甚多,大多數一笑而過,并不留聯系方式,彼此收獲一份溫暖的好心情足矣——偶爾幾個互加微信,也多半是因為沒零錢人家幫你刷了卡,加個微信好還錢——回來后偶爾在朋友圈里看見對方發的內容不錯,點個贊評論兩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工作之余還喜歡讀書寫字,連微信朋友圈也是幾天才看一次,自然也沒有那么多時間閑聊,何況跟小A還真是話不投機——比如他朋友圈里通常發各種雞湯文,突然有一天說起林徽因和徐志摩,就說為徐志摩不值,為林徽因離了婚,林徽因依舊另嫁他人——我作為一個從中學就把徐志摩詩集摘抄了幾十首,現在還能隨口吟誦的文青,對徐志摩的才華是佩服的,可對他自我到毫無責任感的人生態度實在是“十分地不佩服”,也就是陸小曼能跟徐“作”到一塊去,至于兩個人“作”到最后的結局,當然也令人惋惜之極。

當然我對小A的朋友圈里的這一條,也是同樣的既不點贊也不回復——除了因為他每天十幾條的轉雞湯文實在太狂轟濫炸,你點個贊他就要找你聊天之外;還因為他這個好容易自己洋洋灑灑寫了一大段的文字,我抱著尊重的心理從頭到尾通讀一遍,里面卻夾雜著好幾處莫名其妙的廣告,顯然是不知道從哪里復制粘貼來的——轉雞湯文無所謂,復制粘貼附庸風雅也可以,可是態度能不能認真一點?發之前自己通看一遍,把里面的廣告語刪掉啊!

現代社會尤其是大城市,大家工作都忙,除了專門做業務必須聯絡的客戶,即使是多年同學好友,也未必會經常聯系——我中學大學研究生的同學在北京的也不少,可是大多一年能見一面就算不錯了;去對方的城市出差,相熟的就聚一聚,沒時間就下次再說——這種相識相交,是欣喜而不是負擔,才會雋永綿長。

人與人相交,除了相遇的緣分,還要看相知的深淺——趣味相近,水平相近者,無需刻意結交,自然會慢慢沉淀下來,成為好朋友——我朋友圈里不少愛好詩詞書法的朋友都是這么沉淀下來的;佛家講惜緣,莫要攀緣,也是這個意思——做人做事,分寸感把握不好,很容易讓人覺得唐突;一片好心搭錢搭精力,反而讓人敬而遠之,豈不可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月13日開學了,早晨很早就醒了。腦中想的是新學期要跟女兒一起寫作文了!至于形式可以每周一篇;每天睡前日記;...
    彩雪麗閱讀 113評論 0 0
  • 我小的時候和開始工作很多年,一直要和父母不一樣,選擇去外企工作,選擇出國,選擇嫁了外國人,為了逃離!現在強大,自己...
    徐林Grace閱讀 1,443評論 35 20
  • 早晨晨會的時候,看到暖男青春洋溢的身姿和幽默風趣的談吐,說不羨慕嫉妒恨那都是假的。 所謂暖男,是我們背地里給他起的...
    幸福D蘇眉閱讀 874評論 0 1
  • 王主任 教研計劃,培養什么人。培養教研組長,必須有抬轎子的人。在金華有話語權。 均衡培養,骨干教師和名師。 高中重...
    行一館閱讀 191評論 0 0